《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教学大纲

《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教学大纲

ID:16397483

大小: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教学大纲_第1页
《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教学大纲_第2页
《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教学大纲_第3页
《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教学大纲_第4页
《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修订)人:覃章健制定(修订)时间:2010年9月所在单位: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方向课课程名称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学分数3.0总学时数48讲课学时36实验学时12开课单位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适用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先修课程核电子学基础(上)、核电子学基础(下)、辐射物理、核辐射探测方法、辐射物理与辐射探测实验选用教材教师自编讲义主要教学参考书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61-2

2、001;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天然铀钍测定.GB14883.7-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Ra-226测定.GB14883.6-94;水中镭-226的分析测定.GB11214-89;水中钾-40的分析方法.GB11338-89;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GB6764-86;生物样品灰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法.GB11221-84;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规范.GB/T14583-93;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93;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6566-2000;表面污染测定.GB/T

3、14056-93;铀矿山空气中氡及子体测定方法.EJ378-89;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93;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考核方式闭卷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掌握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和辐射环境质量报告的编写方法,并熟悉常见的辐射监测计量器具。为学生从事本专业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序号

4、章节内容学时分配讲课实验其他1第一章辐射环境监测概述42第二章辐射污染源监测63第三章样品采集、保存和管理24第四章辐射监测方法45第五章辐射监测数据处理46第六章辐射监测质量保证27第七章辐射环境质量报告的编写28第八章辐射监测仪器简介1012合计3412机动2总计48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辐射环境监测概述教学目的:介绍辐射环境监测的有关术语,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具体内容。难点:陆地γ辐射剂量、空气(气溶胶、沉降物、氚)、水(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海水)、底

5、泥、土壤、生物(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监测内容的放射性核素测量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解电离辐射、天然辐射源、核设施、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射线装置、伴生放射性矿物的开采与利用、退役、核事故、核应急、辐射环境质量、辐射监测、本底调查、辐射环境监测、常规监测、应急监测、放射性流出物及监测、放射性废物、代表性样品、计量器具、检定、刻度(标定、校准)、检验(计量器具稳定性检验)等术语;了解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目的与原则、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布设原则以及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项目和频次;掌握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具体内容。第二章辐射污

6、染源监测教学目的:学习核设施环境监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的辐射环境监测、失控源进入环境后的辐射环境监测、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监测、非伴生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辐射环境监测、放射性物质运输的辐射环境监测以及放射性废物暂存库和处理场的辐射环境监测等各类辐射环境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核设施环境监测中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难点:应用于环境辐射监测中的各种监测测量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辐射环境污染源监测目的和原则;掌握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中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

7、运行期间环境监测、运行期间流出物监测、核事故场外应急监测、退役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了解其他类型反应堆的环境监测、铀矿及水冶系统环境辐射监测、核燃料后处理设施辐射环境监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的辐射环境监测、失控源进入环境后的辐射环境监测、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监测、非伴生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辐射环境监测、放射性物质运输的辐射环境监测以及放射性废物暂存库和处理场的辐射环境监测等各种环境辐射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第三章样品采集、保存和管理教学目的:学习空气、水、土壤、陆生生物以及水生生物等样品采集

8、及样品的管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空气样品采集中气溶胶、沉降物和降水的采样方法。难点:空气样品采集中气溶胶采样总体积换算为标准状态下体积的计算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空气样品采集中气溶胶、沉降物和降水的采样方法;了解水、土壤、陆生生物以及水生生物等样品采集的采样方法;了解样品采集过程中现场记录、样品的保存、样品的运输、样品交接验收和领取、样品库建立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