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稿子

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稿子

ID:16404610

大小:1.08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9

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稿子_第1页
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稿子_第2页
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稿子_第3页
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稿子_第4页
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稿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稿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被遗忘的丝绸之路——夏特古道文/北方之狼夏特古道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高危的一条著名古隘道,它全长120公里,翻越天山主脊上海拔3600m的木扎尔特达坂,沟通天山南北,是北疆伊犁通往南疆阿克苏地区的最佳捷径。因为清代在木扎尔特冰川上设有70户专门凿冰梯的人家,因而得名“沙图”,夏特是蒙古语“沙图”的转音,意为“阶梯”、“台阶”、“梯道”,也有称之为“夏塔”的,因此。夏特被称为“有台阶的地方”,随着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贯通,这条古道早已经无人问津,如今,人们从北疆的昭苏县到南疆的温宿县要走近2000公里漫长的交通线。奇美的自然胜地夏特是天山北坡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胜地。由崇山峻岭中一泻而

2、出的夏塔河划开平坦的草原,汇入宽阔的特克斯河中。一览无余的平原上芳草萋萋,阡陌纵横,田园错落;一垛垛的土墩墓,星罗棋布,巨大的土冢宛如一座座的小山峰;一条平坦的砂石从山前的草原上穿过,延伸到不远处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上。峡谷胜景,生物乐园沿河而上,徐徐进入了夏特峡谷。这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天然峡谷公园。谷长约5公里,一直延伸到冰山脚下,夏特河水流湍急,终年翻腾着乳白色的浪花。这山谷仿佛一条狭长的甬道,极少有弯道,两岸的山体宛如被斧子劈开,十分壮观。这里距离国境线很近,相对偏远,保持了十分原始的状态,就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谷内蜂飞蝶舞,鹿奔鹰翔,不时可见松鼠、旱獭、雪兔、野鸡等动

3、物从眼前奔过,如果幸运还可以看见马鹿、黄羊、雪豹等奇兽出没。温泉造就的阔叶林夏特谷口内30余公里处,便是著名的夏特温泉。温泉地处峡底,正对木扎尔特冰晶如玉的群峰。冰峰上时常云雾弥漫,寒气逼人,风和日丽的时候则能看见冰山裸露,雄峻高耸。但温泉周边却是一片十分独特的景色。温泉从南到北共有7眼,供人们饮水和沐浴之用。各泉的水温略有差别,最高达50-60摄氏度。水中含有硫化物和碳酸钠等,对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病有较好疗效。夏特温泉仅在夏天的时候有水,其余时间基本干涸。6月以后,随着上游冰川融水量的增加,温泉开始出水,水量逐步加大;8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流量可达每秒10升以上;此后渐渐减少,至

4、11月初基本停止。这一现象说明了温泉出水与夏特以南的冰川附近的深层断裂带是有关系的,冰雪融水渗入断裂带,又从温泉冒出来。由于有温泉,造就了这里周边的一片天山北坡难得一见的阔叶、针叶林交汇地带。盛夏时节,温泉被高大挺拔的雪岭云杉与桦、柳共同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所环绕,山坡上则是单一的墨绿色雪岭云杉林。林中的空地上,遍布的败酱草绽放着鲜黄色的花朵。鸟儿欢快鸣唱,夏特河水潺潺流过,碧蓝的天空下是白雪皑皑的冰峰。远近的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和俄罗斯族的群众,常常骑马结队而来,在此沐浴玩耍,因此温泉也是昭苏有名的游览胜地。冰山与冰川沿夏特河岸南行20公里许,便来到了云雾缭绕的

5、木扎尔特冰山之下。木扎尔特冰山古称凌山、冰岭、穆索尔岭等,为南、北木扎尔特河的发源地和分水岭,是丝绸之路最为险峻的一段,这里山高坡陡,不时有滚石、冰崩和雪崩发生,附近还有千姿百态的冰塔林,早年全为冰川所覆盖。乃是夏特古道的"瓶颈"。沿途多见石阶梯,时断时续,由此可想见当年古道的模样。现在木扎尔特谷地的冰川已退缩到两侧的山坡上。当年冰川覆盖的地方,如今已成为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高山草甸,但是仍然不时可见到累累枯骨,成为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见证。冰达坂附近的冰碛湖湖水碧绿,倒映着巍峨的雪峰。冰湖北面,呈阶梯状排列的冰崖,宛若一座座层层相叠的水晶宫殿。清澈的冰川融水飞泻而下。形成奇特的冰

6、水瀑布。向东眺望,阿克塔什峰和雪莲峰巍然耸立,尤其是后者真的像一朵怒放的雪莲花,白雪披头,婀娜多姿。沿湍急的河道右边向上攀爬。一直爬到木扎尔特达坂之上,在3600米海拔的木扎尔特冰山上向南行走10公里就来到什布雷克达坂,下了达坂后木扎尔特冰川便显现在眼前。冰川是以一定规律运动,分布在大陆并能长期存在的冰体;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较大规模,是由于大气各种固态降水的堆积和再结晶作用形成的;由于冰川的特殊形成过程,所以冰川永远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老的景观因消融而消失,新的景观又因为运动补给而再生。木扎尔特冰川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为人所关注,而它的变化也更应该受到世人的注目。清嘉庆二十一年

7、(1816年)在《西域水道记》中曾经描述过新疆木扎尔特冰川融水情况:“岭下洪流喷薄,厥声殷雷,色如米汁,谚曰白龙口”。阐述的就是木扎尔特冰川融水汇入下游木扎尔特河的情况。可见当年木扎尔特冰川融水是何其壮观的场面。天山南部的木扎尔特河水大部分来自木扎尔特冰川,而木扎尔特河又是渭干河水的源头之一。渭干河作为塔里木河的三大注入河之一又曾经为塔里木河注入过大量的冰川水。而如今的渭干河却早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造成塔里木河流的干涸的众多原因中,天山中众多冰川的消融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