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学校高一寒假作业

春晖学校高一寒假作业

ID:1640820

大小:2.24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1-12

春晖学校高一寒假作业_第1页
春晖学校高一寒假作业_第2页
春晖学校高一寒假作业_第3页
春晖学校高一寒假作业_第4页
春晖学校高一寒假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晖学校高一寒假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29届奥运会今年在北京成功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m跳台跳水比赛,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左右A.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B.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C.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D.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2、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车向左运

2、动,N可能为零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3、如图,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A.大小为零B.方向水平向右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4、(4分).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

3、的是________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5、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情况中,可能的是:()A.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C.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D.物体具

4、有沿轴正方向的加速度,沿轴负方向的速度.6、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靠在竖直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墙面向下滑,已知mA>mB,则物体B()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和一个摩擦力C.受到重力、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D.受到重力、一个摩擦力和两个弹力7、27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左匀速行驶,如图(a)所示,经过一棵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则车中的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图(b)中的()ABCD图(b)v图(a)8、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

5、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则()A.两队行军路程x甲﹥x乙B.两队行军位移x甲﹥x乙C.两队平均速度v甲=v乙D.右图表示了两军行军的x-t图像9、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t=4s时,A、B两物体相遇C.t=4s时,A、C两物体相遇D.t=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速度m/s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1012201518X20Y80253012510、为了安全,汽车在行

6、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这个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停止运动通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表中是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根据分析计算,表中未给出的数据X、Y应是()A.X=40,Y=24B.X=45,Y=24C.X=50,Y=22D.X=60,Y=2211、如图3所示,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曹磊毫无悬念地以总成绩282kg轻取金牌。赛前曹磊在一次训练中举起125kg的杠铃时,两臂成120°,此时曹磊沿手臂向上撑的

7、力F及曹磊对地面的压力N的大小分别是(假设她的体重为75kg,g取10m/s2)()A.F=1250NN=2000NB.F=1250NN=3250NC.F=325NN=2000ND.F=722NN=2194N丁甲乙丙1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的甲、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地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27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运用丁图

8、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13、如图4,物体P、Q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物体P静止在倾角为37°角的斜放木板上,Q悬挂着.已知P、Q的质量mP、mQ大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