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

ID:16415472

大小:67.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_第1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_第2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_第3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_第4页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上物理期末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介质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3、回声(1)产生: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形成了回声。(2)应用:回声测距。4、人耳听声:(1)听声过程:外界的声波进入人耳,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等听觉器官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2)听声条件:物体振动发声;声音的频率在听觉范围之内;具有传声的介质;

2、④有良好的听觉器官。5、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6、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声源的远近和声音是否集中有关。7、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音色是“听声辨物”的根据。  8、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噪声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9、噪声的控制:(1)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能超过70dB;为了不影响休息睡眠,噪声不能超过50dB。(2)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

3、噪声的传播途径;第10页  共10页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0、超声与次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11、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2)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电灯、燃烧的蜡烛等是光源,但月亮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的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或者不均匀的介质中的传播路线不一定是直线。(2)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森林中地面上的阳光。(3)应用:激光准直、打靶时的“三点一线”、木工观察木料的平直等。  3、光速:真空中的光速

4、c=3×108m/s,空气中略小,水中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4、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测;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④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这两种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球面镜:①凸面镜: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成正立缩小的虚像。②凹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对光线有会聚散作用,应用于太阳灶、太阳炉等。  5、平面镜成像(1)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垂

5、直于镜面,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像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第10页  共10页(1)应用:潜望镜等。  6、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折射现象: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星光闪烁、池水“变浅”  (3)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测;③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④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⑤光垂直射向界面(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⑥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7、光的色散 

6、 (1)定义: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  (2)颜色之谜:  ①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原色:红、黄、蓝。  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  ③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  8、不可见光  (1)光谱:棱镜把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现颜色的光,把它们按照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红外线:光谱中排在红光以外的一种不可见光。有较强的热效应,适用于遥控技术。  (3)紫外线:光谱中排在紫光以外的一种不可见光。有较强的生理效应和荧光效应,适用于杀菌和防伪。第三章《透镜》  1、透镜对光的作

7、用  (1)透镜分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薄的叫做凹透镜。  (2)凸透镜:  第10页  共10页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在凸透镜的中心有一个特殊的点,过该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做发散透镜。平行光线经过发散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