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0(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

学案10(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

ID:16422186

大小:2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9

学案10(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_第1页
学案10(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_第2页
学案10(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案10(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级高一地理教学案10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变化)  编制:黄凤莲  审核:高一地理组 姓名班级第二课时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分类,初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内容,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本内容和插图,观察课件演示以及与同学合作完成基本知识学习;能够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能够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一些简单的地质地貌现象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运动的、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形成正确的、科学的环境观。【重点难点】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2、地质构造的判别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梳理】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0的内容,完成表格I的填写。表I: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内力作用两者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通常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点或不同地区的同一时期,总是以某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二、内力作用的

3、“足迹”1、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1-32页:(1)什么是地质构造?最常见的类型有哪两种?(2)了解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了何种地表形态。2、分组实验观察:褶皱的两种形态,类  型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形成地形背  斜   向  斜   3、根据以下提示阅读“知识窗”,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板块是怎样划分的?读图找出六大板块。注意观察边界类型。(2)板块的运动特点:内部________________,交界处____________________。多火山和地震。(3)板块相对移动形成地表的基本地貌: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的聚合带常

4、形成____________,大陆板块被迫隆升形成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板块的张裂地区,常形成_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三、外力作用的表现1、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32-33的内容,完成表格II的填写。外力作用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流水作用风力作用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积极影响: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消极影响: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等。【思考讨论】1、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32009级高一地理

5、教学案10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内、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变化)  编制:黄凤莲  审核:高一地理组 姓名班级甲 乙 丙   (2)图中甲、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什么,其形成的原因呢? 甲    丙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 处开采最合适;其中   处最不合适建设大型工程。2、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形成原因连线A、阿尔卑斯山 ①断层B、东非大裂谷 ②流水沉积作用C、长江三角洲 ③流水侵蚀作用D、长江三峡 ④褶皱隆起E、沙丘  ⑤风力沉积作用3、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判断:(1)甲、丁两处的地质构造:甲_________丁

6、_________。(2)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侵蚀作用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2、印尼南部苏门答腊岛海域2009年9月30日发生7.9级以上强震,造成当地多座大型建筑物毁坏,通讯中断。该地处于()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3、下列地区处于两板块张裂处的是()A.喜马拉雅山B.阿尔卑斯山C.马里亚纳海沟D.红海4、

7、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严重B.流水沉积作用严重C.冰川侵蚀作用严重D.风力侵蚀作用严重5、右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6、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长江三峡   B.戈壁和裸岩荒漠    C.河口三角洲   D.沙丘、沙垄7、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8、。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③处的地形属山地。(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