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ID:16436569

大小:17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9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_第1页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_第2页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_第3页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_第4页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二、设计内容:按计划任务书指定控制点进行纸上定线,纵、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以及方案技术指标论证分析。三、设计原始资料:(1)设计用地形图一张:比例尺为1/2000。2.道路性质与控制点:本路为某矿区通往工业基地跨越重丘区一路线。3.交通运输情况:主要为解决解放牌汽车运输,现年平均交通量990辆(折合重型载重汽车)平均年增长率为7.5%。4.自然条件:本线一端接山区,另一端为微丘地形,中间为重丘过渡段,(即本课题设计路段),该段地质

2、情况基本稳定,除地表0.5-1.0米风化土层外,下部为石灰岩,地下水位一般较深对路基与边坡稳定影响不大.四.设计应解决的主要任务:1.公路技术等级拟定;2.路线技术标准选定;3.指定控制点路线选定;4.纵断面设计;5.路线横断面设计;6.弯道细部设计;7.排水与计算设计;8.土石方计算与调配;9.路线方案技术指标论证;10.设计说明书编写;五.课程设计应提交的成果:1.设计说明书;2.路线平面图;3.路线纵断面图;4.路线标准横断面图;5.弯道设计大样图;6.横断面图;7.路基土石方表(或附土石方

3、调配图);8.其他.六.课程设计有关规定1.课程设计前,学生应根据任务书要求,制定设计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按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2.课程设计方法与步骤,可参阅设计指导书,对于设计疑难问题,首先应独立思考与查阅有关参考文件,确实不能解决时,可向指导教师提出请求答疑,如因资料不足,需对设计中某些重大问题进行假定时,需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3.本设计可学生二人组成小组,在相同控制点间选定一路线方案分别进行设计,最后汇总进行方案技术指标论证分析,选定推荐路线方案.4.设计图纸用铅笔绘制或墨绘应按指导教师规

4、定要求在指定规格图纸上绘制,力求线条均匀,粗细分明,书写工整,尺寸齐全.5.设计说明书应使用统一规格纸张用铅笔正楷书写,并加封页及封底连同设计任务书和设计图表作为附件,一并装订成册.6.本设计完成后,经指导教师评阅.第13页共13页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设计总说明1、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设计,培养

5、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进行路面结构类型选择,并确定各结构层的合理厚度。2、工程概况:本路为某矿区通往工业基地跨越重丘区一路线,主要为解决解放牌汽车运输问题,现年平均交通量990辆(折合重型载重汽车)平均年增长率为7.5%。设计路线范围为11#~45#,路线起点11#高程为160m

6、,终点45#高程204m。本线一端接山区,另一端为微丘地形,中间为重丘过渡段(即本课题设计路段),该段地质情况基本稳定,除地表0.5-1.0米风化土层外,下部为石灰岩,地下水位一般较深对路基与边坡稳定影响不大。二、道路参数1、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其他相关资料,解放牌汽车以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系数为:1.5(包括:>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7t的货车)。当设计年限为15年,远景设计年平均交通量:式中:——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预测初年平均日交通量

7、,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n——远景设计年限。第13页共13页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本设计路线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为4087辆,综合考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指标,确定该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40km/h,路基宽度为8.5m,车道宽7m,双车道,两侧为0.75m的土路肩,路拱坡度2%,路肩坡度3%。2、公路技术标准的拟定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4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

8、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3、平面设计技术指标(1)圆曲线最小半径圆曲线最小半径分为极限、一般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圆曲线半径要求如表1所示表1圆曲线半径要求技术指标三级公路一般最小半径(m)100极限最小半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