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

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

ID:1645660

大小:1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_第1页
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_第2页
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_第3页
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_第4页
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_第5页
资源描述:

《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VB中基于TCP/IP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传输 葛斌   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编程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使用Winsock控件实现两台计算机间的文件传输,描述了Winsock控件的使用方法及有关文件传输的算法。   关键词TCP/IP协议,Winsock控件,网络编程,文件传输,断点续传。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如今网络编程已成为计算机发展的热点,而在众多的网络通信中,又以TCP/IP协议最为流行。本文讨论的Winsock控件,提供了访问TCP/IP网络的捷径,使用它可以不必了解TCP/IP的细节和调用WinsockAPI,只要设置好相应的属性和触发事件后

2、的处理,就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一、Winsock控件   Winsock即WindowsSockets规范的简称,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通信应用程序接口之一。所谓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Socket是网络上运行的两个程序间双向通讯的一端,它既可以接受请求,也可以发送请求,利用它可以较为方便的编写网络上数据的传递。Winsock控件工作在传输层上,在这一层上,目前主要流行的协议包括TCP和UDP两种:TCP协议适用于那些对于数据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目前大多数的网络应用

3、层协议都是基于TCP协议的(例如常用的HTTP、FTP、SMTP、POP3等协议);UDP协议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而对速度要求较高的情况,这里主要包括一些需要大流量的(例如Real公司的RTSP协议,腾讯公司的QQ协议等)。二、Winsock控件通信的工作原理   Winsock控件是基于Socket规范创建的,所以其通信的实质是对Socket接口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如果两个应用程序需要通信,它们可以通过使用Socket类来建立套接字连接,可以将这个过程想象为一次电话呼叫过程:呼叫者通过拨号与被呼叫者连接,当电话接通时,双方都可以自由通话了,只不过这里的呼叫者被称为“客户”,被呼叫者

4、则称为“服务器”,而号码则为“IP地址+端口”,但在建立连接之前,必须由“客户”发出呼叫,且此时的“服务器”正在监听。因此,基于TCP/IP协议的通信,需要分别建立客户端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其大致流程如图1所示:                                  图1Winsock工作原理   端口号被规定在0~65535范围内的某一个整数,其中0~1023被预先定义的服务器通信所占用(如telnet占用23,http占用端口80),所以最好使用1024~65535这些端口中的某一个,以免发生端口冲突。三、基本方法   客户端要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首先,必须知道服务

5、器端的域名或IP地址(RemoteHost属性),就像要和某人打电话前,必须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其次,还必须和服务器端约定相同的端口(RemotePort属性),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最后,调用Connect方法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   服务器端应设置一个监听端口(LocalPort属性),端口应与客户端的端口相同,同时调用Listen方法时刻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ConnectionRequest事件);当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时,可调用ConnectionRequest事件的Accept方法,这样与客户端的连接就建立了。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成功建立连接后,任何一方都可以自由的发送数据

6、(SendData方法)和接收数据(GetData方法),这些方法都在DataArrival事件中。四、案例实现   这里笔者通过一个实际应用,来说明如何使用Winsock控件进行网络通信。实例中有两台计算机,一台作为服务器端,一台作为客户端,实现的功能是将服务器端的某一文件传送到客户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进行点对点的文件传输。   1.实现原理   本文将实现的文件传输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这是最基本的文件传输方式,运用的原理也比较简单:发送方先获取待传输文件的基本信息,主要是文件名及文件长度(用于创建数据缓冲区);然后,将其发送给接收方;接着,建立和文件一样大小的数据缓冲区,并将文

7、件读入;最后,将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发送给接收方。与此同时,当接收方接收到文件名和文件长度之后,就为其创建新的文件和数据缓冲区;然后,接收传输的文件数据,并将其放在数据缓冲区中;最后,依次将数据缓冲区的数据写入新创建的文件中。这样便完成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   2.服务器端主程序代码   “通用”中声明如下:OptionBase1Dimdata()AsByte,sendAsLong '声明数据缓冲区和已传输的数据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