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ID:1645854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10

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_第1页
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_第2页
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_第3页
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_第4页
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_第5页
资源描述:

《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军旅文学军人价值观  在21世纪初,为了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我国全军上下也轰轰烈烈开展了一场围绕着高技术高科技的军事变革。在这种浪潮的影响下,传统的作战理念与风格正在转变,当代军旅文学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表现在刘猛、兰晓龙、漠北狼等一大批新锐军旅小说家开始进军文坛,给当代军旅文学的创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由于“军人价值观是军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待社会事物、对待人生等问题的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及价值规范的基本观点”,这种全新的军人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在

2、新时期军旅文学英雄形象塑造上表现在对传统英雄价值标准的颠覆,开始寻找贴近具体生活化标准的英雄。  一、新时期军旅文学英雄形象价值观的重塑与创新  英雄是军人价值追求的最高标准,每个军人自投入军营的那一天起,就有崇高的英雄情结。一个时代的英雄形象塑造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展示出一个时代的政治、历史、伦理等各种范畴的价值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军旅文学有着那个特殊时代的烙印,虽然涌现出了大批的军旅小说,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这些作品虽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有着较强的呼声,但是放在现在的新时期来看,已经远远不能满

3、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口味了,作品中英雄形象单调没有特色,“高、大、全”式主人公在文学文本中比比皆是,英雄形象类型化、雷同化倾向严重,基本上属于“革命样板戏”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文革”的结束,文学开始呈现解冻的趋势,“老一代军旅作家像听到集结号一样重拾战斗激情,大批年轻的军旅写作者也一下子找到冲锋的方向,迅速成长为军旅文学的新生力量”。这一代作家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这场战争,开始反思英雄人物的形象。如莫言的《红高粱》中“把作为我的爷爷出场的余占鳌写成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并在他的性格中极力渲染出一

4、种粗野、狂暴而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20世纪90年代后期,商业大潮席卷各个角落,以新市民阶层为代表的、以实用主义物质利益为主导的新型文化的产生,文学急遽边缘化,理想、英雄、激情骤然消减,英雄形象开始被解构,“新写实主义小说家”刘震云的代表作《新兵连》开创了农家军歌的先河,小说中塑造了大量来自农村的新兵,他们平庸麻木,为了争当所谓的骨干尔虞我诈,使原本纯朴的战友关系搞得紧张起来,作品消解了诗意,解构了英雄,揭露了人性的丑恶面,原本高、大、全的英雄在物质化的条件下被瓦解成碎片。当时代步入21世纪之后,随着生产

5、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精神追求与生存状态的探索。在军事文学领域,新时期军旅文学应运而生,创作回应社会需求,展现当代军人价值本色。此时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品,如刘猛的《狼牙》,小说中何志军英雄形象无疑就是对传统的颠覆,解构中的突围。何志军可以说是老侦察兵一辈的代表性人物,更是整部作品毫无疑问的灵魂人物。作者将他刻画成一名新时代的英雄,但何志军的形象塑造并没有停留在对理想英雄的幻想上,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构建理想英雄的同时实现了对理想英雄的颠覆,这种颠覆打破了理想英雄“高、大、全”式的单调约束,将

6、英雄重新拉回到人的轨道上。兰晓龙《士兵突击》中袁朗形象的塑造,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是对传统英雄主义塑造的一种创新。整部小说中,似乎袁朗算得上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袁朗作为最突出的军官形象,他的训练风格以及带兵的方式正是适应了新世纪军事变革的需要,融入了我军现代化科学化的理念,是我军新世纪高技术环境下新一代军官的缩影。  二、新时期军旅文学中英雄形象的价值追求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文化急剧转型期,“巨大的文化精神跨度使得人们禀有了转型期的个体身份重新书写和心灵失重的晕眩感。在这相当复杂的历史、经济、政治

7、、文化的‘总体转型’时,社会文化呈现出一个复杂的诸多话语形态摸索前行的文化特征”。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感到精神追求的失落与迷惘。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三个历程看,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性阶段、人对物的依赖性阶段、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现代社会已经过渡到对物的依赖基础上的独立阶段,人们的价值追求也产生了强烈的动荡。反媚俗成为这个时代文学发展的主流,此时,新时期军旅作家们已开始在作品中深入探讨关于军人的价值追求。价值观上的探索是新锐军旅文学作家们一致关注的焦点,也是他们作

8、品反映的主题。小说《狼牙》中曾多次出现关于军人价值的探讨,如在小说的开始,南疆保卫战顺利结束,当何志军带领他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侦查大队从前线凯旋时,军区老首长在解散这支部队时曾和何志军说道:“有那么一种军人,是为战争而生的。没有战争的时候,军队就需要把他搁置起来,不能重用也不能放走。放走了是军队的损失,重用了要惹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