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

ID:16467572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0

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_第1页
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_第2页
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_第3页
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_第4页
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改革初探  [摘要]实训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普通话课程实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通话实训应以岗位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和管用为原则。学校不断改革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积极探索实训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话实训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王晶(1979-),女,辽宁瓦房店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冯华(1977-),男,辽宁丹东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

2、文学教育。(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ZD1211005,项目主持人:王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70-02  当前,普通话已成为人际交往的一张重要“名片”,普通话表达能力强的人在职场中更具有竞争力。职业院校学生出于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考虑,对普通话越来越重视,参加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对普通话课程重视不够,普通话

3、教学软硬件条件不高、忽视实训环节等因素影响,现阶段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效果不容乐观。2010年以来,课题组成员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对普通话课程实训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探索出一条实用、快速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实训模式。  一、明确课程实训目标,凸显专业特色  普通话课程是为满足高职学生适应岗位需要、社会需求和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而开设的一门素质基础课。课程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质为中心,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普通话课程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模仿为主,实训内容单一、方式单调、条件落后。与此同时,承担普通话

4、课程的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背景,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不能设置紧密贴合专业的实训内容,导致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真正实现普通话课程为专业服务、为能力培养服务的目标。  普通话实训要以素质提高为目标,从岗位需求出发,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明确高职普通话课程以培养“标准语音”“职业口语”和“社会交际”三项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训目标。通过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实训形式,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普通话;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公开讲话时主旨突出、条理清楚、态势语大方得体;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与人相处融洽,广交朋友。同时

5、,要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组织实训教学,选择与专业岗位能力相贴近的实训项目。在考虑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不同专业的个性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开展普通话实训,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素质提升为核心的普通话实训模式  二、瞄准高职教育特点,拓展实训途径  1.以职业能力、岗位需求为导向,创设仿真实训项目。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对企业进行调研,确定各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使普通话“听、说、读、演”等能力训练专业化。实训中根据真实的工作环境、岗位需求,借助多媒体教室、语言实训室等先进教学场所,创造图文并茂

6、、生动逼真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参与教学,真正改变传统实训的单调模式。另外,实训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分组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构建“理论与应用一体化”的实训模式。通过课前演讲、播报新闻、模拟辩论赛等实训活动,锻炼学生听、说、读、演等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课堂内外“两手抓”,模拟、实战“双结合”,能力、素质“双丰收”。普通话课的教学内容实践性强,课外实训是普通话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才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课程实训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安排不同的实践活动,

7、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在参加各种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课堂开花,课后结果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与文化素质讲座相结合。普通话实训可以组织策划诗歌欣赏、演讲欣赏、辩论技巧等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使学生感受名家的风采。二是与校园文化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与学院团委、学工处等共同组织开展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朗诵会、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大的舞台。三是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诗社、演讲协会等社会活动,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四是与语言文

8、字大赛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夏青杯”朗诵大赛、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原创诗歌散文大赛等社会团体赛事,“以赛促教、以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