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ID:16469432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0

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益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征求意见稿)文化产业占地少、污染少、能耗低、附加值高,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特征,是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出台了支持扶持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于今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产业迎来一个跨跃式发展的春天。为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

2、施纲要〉(2010—2015年)的通知》(湘发[2010]4号)和《湖南省文化产业振兴实施规划》(2009—2011年)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截止2009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单位为6775家,从业人员31577人,文化产业总产出466702万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41676万元,占GDP的2.4%。(见表1)(一)主要特点:1、文化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2004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35亿元,到2009年增至14.16亿元,6年来增长了123%。平均每年增速为20.5%。2、重点文化产业行业初具规模。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新闻服务,出版发行

3、、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等9个行业,并具有一定的规模。3、民营资本不断进入文化产业。我市文化产业相关层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3.3%,(见表2)基本上以民营文化企业为主,规模企业达23家,其中湖南景泰峰印业有限公司2009年实现总收入1.36亿元。4、新兴文化产业初现。我市新兴文化产业依托数字化电视改造,完成了数字电视改造达17万户。益阳新闻网、益阳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开始运营,发展趋势较好。5、品牌文化产品正在形成。《散文诗》年发行量达70

4、万册,居全国文学期刊前10位,湖南幸运音像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集花鼓戏培训、演出、制作、发行的花鼓戏生产企业,另外《第一访谈》、《牛嫂逛街》等栏目深受群众欢迎。(二)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我市文化产业虽然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其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见表3)1、在全省比重低,经济贡献低。2009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2.1%,其总量只有长沙市的3.8%,岳阳的26.9%,居全省12位。2009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居全省11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比最高的长沙市低7.5个百分点,比相邻的岳阳

5、、常德均低1.7个百分点。2、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行业结构来看,广电、出版、报业等核心产业所占市场份额偏低,文化产业相关层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充分显现。从层次结构来看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之比21:15.8:63.2和全省的24:34:41和全国42:18:40的比例相比,核心层所占份额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外围层、相关层比重较大。3、文化企业市场主体不多,龙头企业不强。我市虽有文化单位6775家,但国有文化企业尚是空白,多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龙头企业不强,核心层收入超2000万的单位仅2家,相关层收入超1亿元的仅5

6、家。各类印刷企业有102家,但年销售收入上500万的仅2家,收入过亿元的仅1家。4、机构、人才、资金均不能落实。全市没有主管文化产业工作的常设机构,区(县)市和市直宣传系统单位都是空白。文化产业经营人才、企业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稀缺。文化产业企业融资相当困难。(三)发展机遇1、中央、省委的各项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中央提出要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增强国际竞争力。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将

7、文化产业纳入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的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两型”社会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市作为3+5“两型”社会城市群的一份子,随着国家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加强,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3、文化资源丰富。我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梅山文化、湖乡文化、竹文化、美人文化、书院文化、黑茶文化、佛教文化、花鼓戏文化、诗歌文化等,如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全市人民所期盼的,且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各类文化体育休闲设施建设

8、投资近20亿元,为文化产业发展搭起了一个较高的平台。4、社会文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的时候,社会文化消费快速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