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

【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

ID:16469471

大小:31.2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10

【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_第1页
【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_第2页
【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_第3页
【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_第4页
【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2.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

2、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

3、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5.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D.源于时代的

4、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96.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

5、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9.观赏京剧可以通过演员的脸谱、唱腔,使人的思想得到启示、精神得到享受。这表明文化影响A.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B.一般是有形的、强制的C.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10.2009年6月7日,我国约1020万考

6、生走出高考考场,场外约1020万个家庭希望通过高考让“孩子”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份好工作。而美国人则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一味追求高学历。中美两国对待高考态度的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B.一定的文化环境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立和行为的选择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11.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A.学历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2.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

7、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9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13.中法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D.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

8、为了建立“大同社会”14.某小学将中医学列为校木课程,编写了有关中医学的校本教材,通过定期开展“中医知识进学校”“我当小医生”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医、感受中医、了解中医。中医知识进学校是因为()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中小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D.民族文化只有通过小学教育才能加以继承和传播15.民工潮掀起了中国农民正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