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ID:16481106

大小:51.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10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_第1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_第2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_第3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_第4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通信作者: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凯江),主任医师;Email:drkaijiang@sohu.comICU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的高发人群,且IFI正成为导致IC

2、U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当前,国内外有些学者把IFI称为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对此尚有争论。为使重症医学工作者对IFI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了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旨在指导与规范我国ICU医生的临床医疗实践工作。一、ICU患者IFI的流行病学1.ICU患者IFI的发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CU患者IFI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

3、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在美国,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4位。研究显示,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40%,而AIDS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尽管抗真菌的非药物治疗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且不断有新的抗真菌药物问世,但IFI的发病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2.ICU患者IFI的重要病原菌:ICU患者IFI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ICU患者IFI仍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但近年来非白念珠菌(

4、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亦在逐渐上升,占所有IFI的5.9%~12%。曲霉多存在于潮湿阴暗且缺乏通风的环境中,其孢子飘浮于空气中易被患者吸入。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焦曲霉与土曲霉较少见。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接合菌中的根霉属与毛霉属的感染率亦有所升高。3.ICU患者IFI的病死率:ICU患者IFI的病死率很高,仅次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75%,其中

5、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等其他念珠菌。尽管ICU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发生率低,但其病死率高,是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在ICU中,IFI除了可发生于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外,更多的则是发生于之前无免疫抑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这与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因素导致的免疫麻痹/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与其他科室的患者相比,ICU患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解剖生理屏障完整性的破坏。ICU患者往往带有多种体腔和血管内的插管,且消化道难以正常利用,较其他患者

6、具有更多的皮肤、黏膜等解剖生理屏障损害,故使得正常定植于体表皮肤和体腔黏膜表面的条件致病真菌以及环境中的真菌易于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与血液。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1)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2)侵入性监测与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3)应用广谱抗菌药物;(4)常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5)类固醇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6)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7)肿瘤化疗/放疗、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8)随着ICU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重症患者生存时间与住I

7、CU的时间延长。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引起IFI的病原体可分为两类:真性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前者仅由少数致病菌组成,主要包括组织胞浆菌与球孢子菌,它们可侵入正常宿主,也常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引起疾病。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由真性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常为致命性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包括念珠菌与曲霉,多侵犯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念珠菌、曲霉、隐球菌、毛霉是最常见的引起IFI的病原菌。1.致病性念珠菌: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假丝酵母菌)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

8、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念珠菌培养产生酵母样菌落。显微镜下,除光滑念珠菌外,大部分念珠菌在玉米吐温琼脂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假菌丝及芽孢,白念珠菌还可产生厚膜孢子。在37℃血清中培养2~3h,可长出芽管,是重要的实验室鉴别特征。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大多无致病性。作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只有在机体防御机制受损时才会致病。其毒力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念珠菌与组织的黏附性、念珠菌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