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

ID:16484428

大小:71.4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8-10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_第1页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_第2页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_第3页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_第4页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辽宁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为推广先进成熟技术,鼓励应用已有一定基础、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推动技术更新换代,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主要技术政策》,制定本技术政策。一、公路工程(一)公路设计与施工。1.鼓励应用公路勘察设计新技术,提升勘察设计水平。鼓励应用卫星数字地球、航测遥感影像、激光雷达扫描和便携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提高公路工程勘测的精度和效率。鼓励应用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的动态勘察设计技术、三维联动CAD设计系统和公路基础设施信息建模

2、(BIM)技术与装备。鼓励在设计中应用三维动画、虚拟仿真和模拟驾驶检验等技术。2.鼓励应用路面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提高路面经济性和耐久性。大力推广SBS、SBR、岩沥青、橡胶粉等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硫磺沥青、湖沥青、厂拌再生和低标号、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积极推广旋转压实沥青混合料设计技术和沥青混合料温拌施工技术。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多指标设计方法,优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24-(1)二级公路交通等级为轻且无重载车路段,面层推荐采用单面层5cm厚普通密级配沥青砼。交通等

3、级为轻且有重载车路段,二级公路面层推荐采用3+4cm双层摊铺。交通等级为中以上路段,二级公路面层推荐采用4+5cm双层摊铺;上面层推荐采用改性沥青砼。交通等级为重、特重路段,下面层还应考虑抗车辙要求。一级公路面层推荐采用4+6厘米双层摊铺,上面层推荐采用改性沥青砼,并满足抗滑和车辙要求。(2)在基层与面层间,推荐采用碎石封层、稀浆封层等技术,设置联结层或下封层,增强层间结合。大力推广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稳定砂砾、级配碎石等半刚性基层结构。推广应用柔性与半刚性、柔性与半柔性以

4、及全柔性基层结构。推荐采用透水性和水稳性好的天然砂砾、石渣、矿渣等作为垫层材料,同时满足防冻设计要求。(3)交通等级为重、特重路段推荐采用半刚性三层基层的路面结构;下面层推荐采用硫磺沥青砼、高模量沥青砼、低标号沥青砼或沥青贯入等抗剪切、抗车辙沥青混合料,严禁采用厂拌冷再生沥青稳定料。纵坡大于4%的岭道路段,面层推荐采用沥青上拌下贯结构,避免出现面层推移。村镇路段和重载车辆通行量大的平交道口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3.鼓励应用路基稳定和边坡处置技术,提高公路路基和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24-鼓励

5、推广风积砂、软土路基条件下的路基修筑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路基冲击压实技术,特别要针对改扩建工程的高填方路段进行冲击碾压或强夯处理,消除新旧路基拼接拓宽的差异沉降。推行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综合利用、边坡工程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设计理念,沿河路段推荐设置浆砌片石挡土墙、砌石护坡、石笼、抛石、丁坝、顺坝等导流和防护构造物进行防护,不稳定边坡推荐栽植适合当地生长的乔、灌木等植物进行防护。推广应用山区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推广应用钢花管注浆支挡、仰斜式排水管、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处置、客土喷播等技术,妥善处置易滑坡

6、边坡。加强不良地质的事前诊断和处治,鼓励实施路基与边坡的远程智能化监测,大力发展隐蔽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与装备。(二)公路养护与管理。4.推行公路养护检测自动化、决策科学化、管理信息化和施工专业化,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推广应用路面性能综合指标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鼓励应用路基路面自动监测、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根据路面破损程度,采用分段设计、因路制宜的方法,科学确定路面结构。积极推广厂拌再生技术,循环利用旧路资源,降低工程造价。推广应用灌缝、表处、改性稀浆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纤维封层、Cape封层、超薄

7、磨耗层等预防性养护技术或改性沥青砼-24-等新材料,推广应用快速坑槽修补技术和雨雪低温条件下的冷补技术,提高养护施工效率和病害处置能力。推广应用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养护技术,鼓励应用公路养护智能化专业设备,大力推广路基养护标准化,加强公路附属设施的养护与管理,维护和提高公路使用性能。(三)桥梁设计与施工。5.合理选择桥梁设计方案,提高桥梁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桥梁建设应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桥位、跨径、净空和建设规模,优先选用成熟可靠的桥型方案。推广应用桩基础梁(板)式桥梁结构;特大桥、大桥上部应

8、采用连续结构,提高行车舒适性。大中桥梁推广应用预应力结构,跨径大于(或等于)16m的梁式桥,建议采用小箱梁或T梁结构。中小桥采用轻型墩台结构时,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台结构。小桥下部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基础和薄壁墩台结构。6.推广桥梁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重视桥梁耐久性设计,推广应用可检测、可维护和可更换设计技术。鼓励发展钢结构和钢混组合结构桥梁,重视新材料应用。鼓励应用桥梁现代化检测、监测和维护技术,提高桥梁施工与运营安全水平。7.推广应用先进可靠的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