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山致富大 会战专版新 闻稿(刘玉涛)

耕山致富大 会战专版新 闻稿(刘玉涛)

ID:1649170

大小:5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12

耕山致富大 会战专版新 闻稿(刘玉涛)_第1页
耕山致富大 会战专版新 闻稿(刘玉涛)_第2页
耕山致富大 会战专版新 闻稿(刘玉涛)_第3页
耕山致富大 会战专版新 闻稿(刘玉涛)_第4页
耕山致富大 会战专版新 闻稿(刘玉涛)_第5页
资源描述:

《耕山致富大 会战专版新 闻稿(刘玉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敬畏之心,重新认识“希望在山”精致高效农业唤醒山区致富梦想全市平坦农用地不足300250万亩、山地1800万亩、农业在三产中的比例达1/3、农业人口超过75%,这就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梅州。长久以来,如今,梅州耕地潜力基本用光早已用罄,而全市还有大约400万亩山地可供开发,因此,“向山进军、耕山致富”是农业大市梅州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科学决策。近年来,梅州开始打破传统的“靠山吃山”模式,重新认识“希望在山”,以“生态”杠杆撬动庞大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唤醒了山区人民的“致富梦”。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麓湖山等一座又一座休闲山庄在梅州的青山绿水间摇曳生姿,金柚、慈橙、油茶等

2、一片又一片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在梅州广袤的山地间争相涌现,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等一个又一个知名品牌更是信心满满的走向全国。在耕地匮乏的瓶颈面前,梅州适时打起山的主意,用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的理念,在广阔的山地间大展拳脚,把荒地变成绿野,把穷山变成富矿,不仅赋予了梅州生态美,更赋予了山区致富梦。科学开发,发展农业带旺旅游山顶是涵养水源的“绿帽”、山间是人工开发的魔纹状“绿带”、山下是特色种养配套文化旅游;山谷间,各色花儿争相绽放,各类果儿枝头满挂······在梅江区西阳镇太平村,吴明和刘秀金夫妇用农业、林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开发理念,把自己的“鸣绣谷”小农庄发展成为农业休闲农庄,每年实现

3、经济收入达10多万元。而在蕉岭县蕉城镇王锦阳的南北兴家庭农场,同样的立体开发模式已经让该农场每年可实现收入上百万元。今年6月,梅县城东镇谢田村的300有这么多?亩良种葡萄成熟,该基地“北果南种”让梅州告别鲜食葡萄纯靠外地运输的历史,更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尝鲜。城东镇葡萄格外鲜甜,而梅县南口镇的红肉火龙果同样诱人,每逢周末,不少市民便三五成群驾车到火龙果基地过过手瘾。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公司+基地+体验田园采摘”体验式农产品基地层出不穷,杨梅、荔枝、龙眼、慈橙、金柚等基地一年四季为市民提供休闲体验的场所,成为耕山致富大会战的一大亮点。“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雁南飞、雁鸣湖作为我市发展精致高效农业

4、的先行者,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大力促进特色农业基地与休闲度假、养生保健、客家民俗体验的有机融合,不断创新休闲农业产品,丰富休闲农业内涵,以期实现果园变公园、林区变景区、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商品的休闲观光目标。随着精致高效农业与文化旅游的推进,加入这一行列的不仅限于大财团,不少普罗大众跃跃欲试,涌现不少成功的耕山致富典型,让这一“靠山吃山”的队伍日渐壮大。今年,全市新培育发展休闲农业基地8个,梅县麓湖山、兴宁熙和湾、丰顺马图等20个按3A以上景区质量标准建设的休闲农庄正加快建设步伐,“农产区”正朝着“旅游区”的方向迈进着。做强品牌,“梅州三宝”声

5、名鹊起今年6月,我市申请的“嘉应茗茶”区域品牌正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牌。至此,全市农业产业三大区域品牌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全部申请或注册成功,成为我市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的硕果。“柚果、慈橙、茶叶都属于我市的传统农业,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甚至上千年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希望在山’的口号以来,这些传统农产品的种植得到迅速扩张,而各种品牌随之涌现。”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茶叶为例,目前,全市经营茶叶种植、加工、流通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有24家,涌现出以“雁南飞”、“西岩”为代表的诸多茶叶品牌,这些品牌多而分散,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合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

6、叶这一优势农产品的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将分散生产的农户和农业企业组织起来,统一品牌、统一标准,实现抱团发展,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整合柚子、橙子、茶叶三大农产品资源,逐渐打响了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三大区域品牌,其中梅州金柚更是远销欧盟、俄罗斯、日本、香港、澳门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去年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梅州金柚”和“平远慈橙”还作为梅州特色礼品赠送给吴伯雄,一时间,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等“梅州三宝”受到海内外商家的热捧。随着区域品牌的不断打响,农户和企业的种植热情高涨,今年上半

7、年,“梅州三宝”的种植面积便新增9.8万亩,建成“梅州三宝”耕山致富标准示范园18个。同时,我市还培育了梅龙柚果、飞龙果业等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单一品种为主的低附加值向精深加工、多元品种为主的高附加值转变,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专家采访: 洪添胜:“梅州是生产优质、安全农品的好地方”人物简介:洪添胜,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