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16505188

大小:48.0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10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一、(每小题3分,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使高密剪纸集江南(玲珑剔透/淳朴浑厚)与江北(玲珑剔透/淳朴浑厚)于一身,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众多的民间艺术中熠熠闪光。高密剪纸以其(刚劲/稚拙)的造型,(刚劲/稚拙)的线条,盎然的意趣而独树一帜,饮誉海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造型朴实夸张,,,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艺术造型生动而不枯燥,讲究神似,不求细节。惟妙惟肖,毫无骄饰。高密剪纸恪守传统,不断创新,已呈现出蓄势待发的新局面。1.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淳朴浑厚玲珑剔透刚劲稚拙B.玲珑剔透淳朴浑厚稚拙刚劲C.淳朴浑厚玲珑剔透稚拙刚劲D.玲珑剔透淳朴浑厚刚劲稚拙2.文中加点的词语、字形和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熠熠闪光(yì)独树一帜B.题材枯燥C.惟妙惟肖毫无骄饰D.恪守(gè)蓄势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粗旷中见清秀精巧中藏拙补B.清秀中见粗旷拙补中藏精巧C.粗旷中见清秀拙补中藏精巧D.清秀中见粗旷精巧中藏拙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媒体认为电影《火星救援》里讲述的主人公在

3、火星上克服不利条件生存下来,开拓火星殖民地的故事荒诞不经。B.行进在南太行山幽深的峡谷中,我们每一个人屏住自己的呼吸,听着空谷足音,感到胆颤心惊。C.地坛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淸楚的,它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D.天津滨海新区某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爆炸物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现场大火冲天,12爆炸声震聋发聩。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潍坊气象台发布了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警潍城和奎文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重度霾并将持续几天,提醒市民注意防范。B.家乡早已面目全非,昔日鱼跃蛙鸣的护城河变

4、成了柏油马路,杂草丛生的老城墙和墙边藤子大柳树也早已不见了踪影。C.特大伤亡事件,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责任事故,其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应急救援能力不强。D.在新常态下展望未来,山东能否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人才集聚、创新发展为支撑。二、(每小题3分,9分)6.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雕梁画栋咀嚼赏鉴风驰电掣文采斐然B.美好心情快乐源泉一筹莫展不速之客C珍爱生命白露横江脱离危险伸张正义.D.紫青缭白蹑手蹑脚古色古香明目张胆7.下列表述正确的-项是()A.《祝福》中“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

5、空的”一句,运用倒装句式,突出了祥林嫂没有讨到一点东西的悲惨遭遇,表现了鲁镇人们的冷漠无情。B.老舍,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样子》等。他曾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C.《红楼梦》第五回隐喻含蓄地将人物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其中《枉凝眉》一曲,就是专门咏叹贾宝玉和薛宝钗爱情悲剧的。D.“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已的弟弟为“舍弟”。“令”是敬辞,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8.下对对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不拘于时⑤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⑥凌万顷之茫然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⑧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⑨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⑩为国者无使为积成之所劫哉秦人不暇自衰戍卒叫,函谷举12A.①②⑤⑨/⑥⑧/③/④⑦⑩B.①⑤⑨/②⑥⑧/③/④⑦⑩C.①⑤⑨/②④⑥⑧/③/⑦⑩D.①④⑤⑨/③⑥⑧/②/⑦⑩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六国论苏洵(宋)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

7、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

8、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有删节)六国论苏轼(宋)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供卿相,资争养士自谋。魏无忌、齐田文、起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魏文候、燕雄王、太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