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ID:16506759

大小:42.7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10

【语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1页
【语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2页
【语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3页
【语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4页
【语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龙海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I卷(44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8分)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2),靡有朝矣。(《氓》)3),心念旧恩。(《短歌行》)4)书生意气,。(《沁园春·长沙》)5),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序》)7),载饥载渴(《采薇》)8),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9)采之欲遗谁,。(《涉江采芙蓉》)10)枝枝相覆盖,。(《孔雀东南飞》)(二)文言文阅言(12分)于是余有

2、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2.下列居中加点词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于是余有叹焉。/焉用亡郑以陪。B.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为击破沛公军。C·沛公起如厕。/

3、纵一苇之所如。D·乃令张良留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3、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分)⑵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

4、慎取之也。(3分)10(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访隐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阅读(10分)6

5、.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指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一百年间的历史,描写了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我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最成功的巨著。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作者把刘备写得宽厚仁道,把曹操写成狡诈凶残的典型;把诸葛亮写成是足智多谋的艺术典型。。《三国演义》中诸多英明的战略战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

6、。D.《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E.“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这段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形象。7.简答题。(选一题作答,5分)(1)《三国演义》第55回叙述到“(孙)权大喜,即日修整东府,广栽花木,盛设器用,……又增女乐数十余人,并金玉锦绮玩好之物。国太只道孙权好意,喜不自胜。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这说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请简要叙述。(2).《三国演义》第74

7、回叙述到“庞德累欲动兵,于禁只不允,乃移七军转过山口,离樊城北十里,依山下寨,(于)禁自领兵截断大路,令庞德屯兵于谷后,使(庞)德不能进兵成功。”请叙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答:我选做第()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第六篇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4);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第六篇雍也》)1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论语·第六篇雍也》)【注释】(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8、。(2)畔:同“叛”。(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1)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