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ID:16507702

大小:38.6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10

【语文】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语文】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语文】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语文】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语文】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鹤岗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曹植在魏晋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地位,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所谓“起调多工”,精心炼字,对句工整,音调谐协,结语深远……都表明他是在有意识地讲究作诗,大不同于以前了。正是这一点,使他能作为创始代表,将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划了一条界限。所以钟嵘要说他是“譬人伦之有周孔”了。这一点的确具有美学上的巨大意义。其实,如果从作品的艺术成就说,曹植的

2、众多诗作也许还抵不上曹丕的一首《燕歌行》,王船山便曾称赞《燕歌行》是“倾情倾度,倾声倾色,古今无两”。但由于《燕歌行》毕竟像冲口而出的民歌式的作品,所谓“殆天授非人力”,在当时的审美观念中,就反被认为“率皆鄙质如偶语”,远不及曹植讲究字句,“词采华茂”。这也就不奇怪钟嵘《诗品》为何把曹丕放在中品,而把好些并无多少内容,只是雕饰文词的诗家列为上乘了,当时正是“俪采百家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代。它从一个极端,把追求“华丽好看”的“文的自觉”这一特征表现出来了。可见,药、酒、姿容、神韵,还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采词章

3、,才构成魏晋风度。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它们同样展现为讲究、研讨,注意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谢赫总结的“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这可以说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第一次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建立起来:“骨法用笔”(线条表现)比“应物象形”(再现对象)、“随类赋彩”(赋予色彩)、“经营位置”(空间构图)、“传移模写”(模拟仿制)居于远为重要的地位。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应该

4、说,中国古代相当懂得这一点,线的艺术(画)(“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总一往顺利,不作挫折,转折也是不露主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的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感。”对线的抒情性质说得很明确具体,可参考)正如抒情文学(诗)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有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12(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康德所说线条与审美关系的一项是()A.毕加索常用粗线条来勾勒少女的人体,用细线条来勾勒少女颈部。线条由细到粗的

5、变化,进而勾勒出的少女轮廓才更加美丽动人,才使她的体态更加鲜明、突出。B.中国岩画分布很广,南部地区岩画普遍用炽热的血红色调表现人们的祭祖及生产生活场面,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C.凡高的《星月夜》将线条演绎为大小不一的漩涡,整个夜空汹涌澎湃,仿佛要把我们吞噬,使个性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D.那些距今已五千年之久的彩陶器皿上所描绘的美丽纹饰,无论是水波纹、旋转纹还是网纹等都线条简练,形象生动,显示了远古艺术家对事物质朴的敏感。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曹植被钟嵘推到“譬人伦之有周孔”的高位,这与

6、他自己有意识的追求有关,精准的文字表述、工整的对句等都让他显得与以前的众人迥然不同。B.王船山盛赞曹丕的诗“倾情倾度,倾声倾色,古今无两”,可以想象曹丕的诗歌在魏晋时代也是很有市场的,饱受称赞的。C.曹植作为一个魏晋时期的典型代表,他在诗歌上的突出成就使得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划了一条界限,而这一点在美学上的意义是非凡的。D.曹丕的作品被钟嵘列为中品,是因为当时那些雕饰文词,追求“词采华茂”的诗家更能迎合“俪采百家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代需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美学概

7、念的“文的自觉”,从魏晋开始,不单单指的是文学的范畴,还可以是绘画的范畴,或者是书法等其它艺术的范畴。B.魏晋以来,在文学的范畴内,特别是古典诗歌的范畴内,非常讲究、研讨“文的自觉”,注意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C.中国古代相当懂得线的艺术,在谢赫总结的“六法”中,就把骨法用笔置于比气韵生动、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远为重要的地位。D.在中国的古代,线的艺术应该说是最富民族特征的,令人愉快的线条总是一往顺利,不作挫折的,而令人不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甚至停顿过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

8、阅读(19分)12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父纯,字高卿,举进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张九龄、李邕数称之。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琮恃势桀横,众辱京兆尹崔昭于禁中,纯曰:“此国耻也。”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德宗立,崔祐甫辅政,召为太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不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