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

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

ID:16511605

大小:80.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8-13

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_第1页
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_第2页
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_第3页
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_第4页
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小组财会案例分析报告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第一部分引言我们小组是第一次分析会计论文,可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没有以前小组分析的经验,起初做的时候的确感到有些盲目,但经过资料搜索和几次小组讨论后,形成了目前这个分析框架。其中如有不足,恳请指正。我们分析的这篇论文作者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刘峰。文章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以四川红光实业公司的案例为分析对象,从我国现有制度安排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的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第四部分是该文讨论的重心,是以第二部分所形成的基本分析框架为工具,

2、讨论红光实业案例中各行为主体的激励与约束分布。因为我们的讨论也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展开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是对目标论文文章结构及我们从该文中总结出的财会论文的分析思路介绍,第三部分是在前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的以红光实业为例对现有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亦是本文的重点。最后是必要的总结。第二部分:文章结构分析及思路分析文章前言提出问题:为寻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先后制订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与制度,并特别指出新《会计法》的修订、颁布与实行,被认为是旨在改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杜绝虚假会计信息。但是,

3、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必将改变原有市场上各利益团体的利益安排。显然,那些利益受损的团体将不会为追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自愿放弃既得利益。那么我国现有的会计法令法规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其中又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这就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同时,作者试图以震惊国内证券行业的红光实业造假事件为例做出具体分析。接着,作者引出一个分析框架:制度安排与个体行为。指出制度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方式是利益。如果将每个个体都视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那么,他们的行为准则——或者说他们决定采取或不采取某项行为的主要考虑——就是经济

4、上是否有效。如果将会计信息视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品”,那么,它也具有相应的“制造者”和“消费者”。从理性经济人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制造”或“消费”会计信息的主体,都能(至少是期望能)从“制造”或“消费”的行为中获取收益。这样,与会计信息的提供、消费等有关的制度安排,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信息的提供与消费的方式、质量等行为。实际上,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在分析任何一个实际案例之前,一个分析问题的理论体系或者说框架都是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持可以使分析更有条理,反过来,实例又可以检验这种理论有效与否,二者相辅相成。接下来,是对红光的详细分析。首先是案

5、例介绍,包括“红光实业”的上市过程、上市前的相关信息披露、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的法律诉讼与结果。在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中,作者简要列举了以下几点。1.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2.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3.隐瞒重大事项。更详细的介绍将在我小组案例分析报告的第二部分中。然后进入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现行的制度安排是否需要真实会计信息。从红光公司上市过程来看,围绕会计信息,有企业管理当局和控股股东、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含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中介机构、地方政府、中国证监会这样几个相关的利益方。它们在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作用及对信息质量的要

6、求,也各有不同。作者便以涉及到的这几个利益主体为出发点,分别介绍了在这个案例中,利益主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经济利益诱导,以及它们的行为又是怎样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后是结论:作者分别对几个利益主体经济行为中反映出的缺陷做了概括性总结。在我们的案例报告的后面将会有更详细的介绍。介绍完这篇文章的结构,我们来一起进入红光实业探个究竟。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一)红光实业简介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也是我国第一支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1997年5月23日,为扩建彩色显像管生产线项目,“红光

7、实业”以每股6.05元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7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发行市盈率15倍,募集资金总额42350万元。在发行A股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司1997年盈利预测为净利润7055万元(所得税税率15%),每股税后利润(全面摊薄)03063元/股。每股税后利润(加权平均)0.3515元。1998年4月30日,“红光实业”刊登1997年年度报告摘要。年报中披露1997年公司实际净利润为一19840万元,每段收益一0363元。这与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中的盈利预测净利润7055万元相距甚远。与此同时,公司董事会议宣布,鉴于“红光实业”1997年

8、度经营严重亏损,1998年度内公司仍将面临巨大经营压力,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董事会研究表决,决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对公司股票实行特别处理。附图:红光实业当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