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ID:16514689

大小:2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1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_第1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_第2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_第3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_第4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生物进化论中学派众多,这是由于进化现象极其复杂,尤其是历史上的事,一般不易观察,而可能直接提供证据的化石资料又相当有限,因此许多问题不易弄清楚。由于学者们的指导思想、探索内容、运用材料、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古生物学家、分类学家、遗传学家、胚胎学家各自,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不易一致。学派的出现有积极的意义,因为通过自由讨论、取长补短,对进化的发展肯定是有益的。现代进化论中主要的学派有以下一些。1、综合进化理论现代综合进化论(modernsynthetictheoryofevol

2、ution)又称现代达尔文主义,或新达尔文主义。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遗传学、古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成就综合起来,用以说明生物进化、发展的理论。它的代表著作是1937年出版的、美国学者杜布赞斯基(T.Dobzhansky)的《遗传学与物种起源》一书。1942年,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J.S.Huxley)首次称它为现代综合进化论。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1)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通过有性杂交实现的基因重组合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2)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进化是由于群体中基因频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3)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4)隔离导致新种的形成;长期的地理隔离常使一个种群分成许多亚种,亚种在各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一步发生变异就可能出现生殖隔离,形成新种。2、新达尔文主义第5页共5页C.R.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A.魏斯曼的种质学说相结合的一种生物进化理论。新达尔文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创立者是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美国遗传学家T.H.摩尔根、英国遗传学家J.A.汤姆逊也是有影响的新达尔文主义者。1896年,G.J.罗马尼斯首次将这种理论称为“新达尔文主义”。复杂性、信息和设计国际社团网站将新达尔文主义定义为,“达尔文进化论的现代版本:孟德尔遗传学与达尔文主义的综合”。3、新拉马克主义生物进化学说之一,由英

4、国哲学家赫尔伯特·斯潘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等人提出。认为变异是定向的,生物通过获得性状的遗传和进化,否认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新拉马克主义不全是拉马克观点的继续,它主要是企图回答达尔文所未解决的变异起源问题。例如,新拉马克主义者科普(E.D.Cope)就断言,变异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环境诱发或是长期习惯的结果。按照他的观点,自然选择只能淘汰不适应的个体,而获得性遗传才是“最适者”起源的真正原因。美国的小帕卡德(A.S.PackardJr)是首先使用“新拉马克主义者”和“新拉马克主义”这两个名词的学者。该

5、学派认为,新种的创造是生物普遍反应的结果,不能取决于局部的基因突变。认为用突变不能解释进化,同时,突变也不能产生进化。新拉马克主义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变异缺少分析,不能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以为表现型的遗传可以遗传下去。4、中性学说中性学说认为分子水平上的大多数突变是中性或近中性的。1968年,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1924--1995第5页共5页)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首先提出了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Theneutraltheoryofmolecularevolution),简称“中性学说”(theneutraltheory)或“中性突变的随机漂变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是:突变大多是“中性”

6、的(突变大多是“中性”的,它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既无害处,也无好处。这类突变有“同义”突变、“非功能性”DNA顺序中发生的突变以及结构基因中的一些突变。)随机固定(“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里固定下来,在分子水平进化上自然选择不起作用。中性学说认为,当一个生物体的DNA分子出现中性突变,既不提高也不降低它在生活环境中的生存适合度,它是通过群体中的随机交配,使这些突变在群体里得到固定、发展或者消失。)中性突变决定进化的速率(进化的速率由中性突变的速率所决定,也就是由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置换率所决定。)5、骤变论拉马克和达尔文都主张生物是在长期、连续的渐变中进

7、化的。骤变论这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认为生物是骤变产生的。骤变论的体统提出者是德佛里斯。他认为“新物种是突然出现的。它的出现并不需要有可以见到的饿准备,没有没有过度类型。6、直生论直生论(Orthogonesis)主张生物进化具有一种直线的方向,这种方向是由特定的内在力量预先决定,它不受环境的影响,与自然选择无关。直线式进化还可分为多种路线。如同增长方向进化、向过长方向进化、向退化方向进化,以及向创新的方向进化。直生论与拉马克的“内在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