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16515950

大小:37.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13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1页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2页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3页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4页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5×2=50分)1.《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2.“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3.东汉

2、文物《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了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此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这反映了当时()A.世家大族控制了乡里基层政权B.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C.中央政令难以畅达乡里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成为普遍现象4.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  )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中央集权的削弱5.《管

3、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6.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D.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7.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

4、“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  )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B.绝对服从于城邦的需要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138.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对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B.群体决策感情用

5、事影响政治质量C.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D.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9.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一个立宪君主的意见如遭作为立法机构的两院的反对,他就不能进行统治,这在欧洲已成定论。但是大家知道,美国有好几位总统曾在立法机构失去多数,但并未被迫放弃权力,也未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由此可以判断()A.美国的民主制度优于欧洲的立宪君主制B.立宪君主制度只能给社会带来灾难C.美国总统的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是独立的D.只有总统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10.“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年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

6、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A.警惕封建王朝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B.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C.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激进社会革命D.制定宪法,确定资产阶级共和体制11.“广州等五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虎门条约》)该条款的制定

7、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  )。  A.政府尊重民意B.据理力争C.不谙近代外交D.精明强干12.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谈到“历史的真实不能完全那些惯用的‘身陷绝境’、‘弹尽粮绝’、‘敌强我弱’、‘被迫撤离’等,颇有开脱战败责任的词汇。清日战争中,清军的处境恰恰与惯用语的状况完全相反…清国人…只在耻辱的呻吟中怨天怨地,最终未能从自身的弊端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作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敌强我弱B.清军将士在战场上胆小怕死,离城而逃,主动撤离C.北洋水师遭受重创,李鸿章避战自保D.封建制度的腐朽,致

8、使国民爱国意识淡泊13.李鸿章建立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段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