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

ID:16518311

大小:43.7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13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1页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2页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3页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4页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新津中学高2013级2014~2015学期下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

2、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

3、,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呈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

4、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21、

5、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

6、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

7、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一、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赵奢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

8、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