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ID:16519265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13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_第1页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_第2页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_第3页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_第4页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1我国铜工业状况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材料,国家对发展我国的铜工业一直是十分重视,将铜工的发展放在我国各项工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位置。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国家对铜工业的资金投入约占有色金属投资的1/4,已形成矿山产铜能力48.6万t,铜熔炼能力101.3万t,铜精炼能力157万t,铜加工能力256万t。2000年生产精矿含铜59万t,粗铜98万t,精铜133万t,铜加工材155万t。1995年~2000年间,中国的精铜产量年均递增4.89%,中国目前矿山产铜居世界6位,粗铜、精铜产量

2、居世界第4位,铜加工材产量居世界第2位,铜消费居世界第2位。2中国铜工业发展将遇到的问题国内铜资源严重不足,国内铜冶炼厂将长期进口铜原料大型铜矿少。我国现有铜矿山747座,这些矿山中,铜金属储量超过500万t的巨型矿山只有德兴、玉龙两座,金属储量超过50万t的大型矿山22座,这22座矿山占我国铜金属总储量的60%。这些矿山中,规模开采的6座,局部开采的4座,尚未正式开采的14座。富矿少,贫矿多,矿山平均品位低。我国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78%,含铜品位大于1%的仅占铜储量36%,与美国、加拿大、菲律宾大体接近,低于智利、

3、印尼、澳大利亚,基本属于贫铜国家。矿山开采条件差,资源大幅度减少。目前开发的铜矿山大多是地下开采的铜矿,开采条件差。我国目前生产的铜矿山大多已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资源大幅减少,生产转入深部开采,生产成本上升。在2001~2005年将有一些铜矿山由于资源消失而被关闭。接替矿山建设条件差。目前能提供新接替资源的矿山大多地处目前经济较落后中西部地区,因外部建设条件较差,规模开采将需要一定的时间,近期矿山铜产量难以增加。湿法铜产量增长缓慢。与国外铜资源比,我国目前拥有的铜储量中,斑岩铜矿资源少,限制了溶剂萃取技术的大规模的发展,湿法炼铜

4、产量的增长速度缓慢。因此“十五”期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的矿山铜产量将维持在现有水平,我国铜熔炼厂今后处理进口铜原料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2.1 铜精矿严重短缺1)资源贫乏。经过长期的开采,国内目前可利用的铜产地有280余处,保有金属储量700余万t,开采程度已超过50%,新储量增加极为有限,按现有冶炼能力(160万t)静态计算只够4年的生产。在已探明的铜矿中,储量在500万t以上的大型铜矿只有两个,50万t以上的只有22个,其余都是很小的矿床,品位大多在1%以下,形成大矿、富矿少,贫矿、小矿多的格局。2)地质勘探投

5、入极为缺乏。受国家建立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化机制滞后的影响,生产企业、地质勘探部门缺乏资金实力。近年来铜矿勘探工作基本停止,只是做些普查找矿工作。一些老矿山面临关闭,而新矿山接替步伐缓慢,国内资源供应自给率迅速下降,严重地制约了中国铜工业的发展。3)冶炼能力扩张迅速、原料缺口继续加大。据统计,2001年全国粗铜冶炼能力约l18万t,粗炼能力利用率97%;电解铜能力达到185万t,电解能力利用率为82%。粗铜能力充分地得到发挥,电解能力相对比较富裕,部分企业由于原料供应紧张,能力发挥不到三分之一。到2005年,全国粗铜冶炼能力

6、将达到150万t,而国内铜矿山产量增长相对缓慢,势必扩大进口弥补国内铜原料的供应不足。4)铜原料进口长期合同少,进口成本波动大。目前中国铜精矿的进口长期合同较少,以2000年为采购,而现货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一些大的贸易商所控制,受全球铜精矿供求关系的影响,加工费变化较大。因此,国内企业在现货市场上采购受制因素较多,且风险较大,进口量难以得到可靠保证。例如,2002年现货市场的铜加工费一度跌至20美元/2.0美分,而长期合同的加工费高达68美元/6.8美分。2.2 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任务重企业规模小、多而分散。国内现有

7、铜生产企业2500多家:采选750家,冶炼(含单一电解厂)400家,加工1380余家。但到2003年冶炼能力超过10万t的冶炼厂仅有5家,加工能力超过10万t的企业也不会超过6家。大量的小型冶炼厂在环保、节能、成本上都难以投资改造优化,小型鼓风炉的存在严重地污染环境,难以治理。大量的小型加工企业,在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方面难以实现优化。从上下游的生产能力看,矿产能力60万t(铜含量),熔炼能力118万t,精炼(电解)能力185万t,加工能力240万t,形成下游层远大于上游的不合理结构,并且这种局面还在迅速加剧。2.3 成本偏

8、高企业规模小、资源劣势、工艺落后、分散的进口和原料竞争和结构不合理带来财务、管理费用的增加,以及历史原因造成的各种负担,抵消了劳动力便宜、辅助材料便宜的优势,使我国铜产品的成本偏高,缺乏竞争力,在世界铜价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陷入困境。2.4 粗铜贸易分散,未能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