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

【历史】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

ID:16519353

大小:600.9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14

【历史】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_第1页
【历史】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_第2页
【历史】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_第3页
【历史】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_第4页
【历史】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I卷(选择题共60分)1、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一切随顺自然的境界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A.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D.铁犁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3、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

2、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  C.君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4、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5、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C.土地私有,并

3、允许买卖的制度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6、《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A.产品做工精美B.质量管理严格C.生产不计成本D.产品不入市场7、《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8、《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17工

4、,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A.②③      B. ①② C.①③      D.③④9、“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10、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主

5、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B.民营手工业的技_术精良、经营灵活C. 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11、自唐代后期,中国城市开始摆脱中央政令的束缚,走向自由化发展。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诗句能够揭示这一特征的是A.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B.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D.纵居赓市喧文处,亦共云溪邃僻同12、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

6、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13、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1714、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会馆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最可能身处哪里个时代A.汉代B.明清时期  C.唐

7、代   D.宋元15、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出现于南北朝时期②政府对“草市”未实行行政管理③“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④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6、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