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ID:16519611

大小:39.4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14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1页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2页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3页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4页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90分)一、知识积累(共21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8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台隍枕夷夏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5)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

2、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6)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4分)(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策:_________________(2)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且:_________________(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  

3、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3分)A.腹犹果然 B.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实为狼狈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4A.乐琴书以消忧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5.下列对于课文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归去来兮辞》中的“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本文就是陶渊明回

4、归田园之初的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B.《滕王阁序》中的“序”是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王勃在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的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无路请缨”之感慨。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的个人专著。《逍遥游》即出自此书,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D.《陈情表》中的“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李密在文中情真意切地陈述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层层推进,措辞委婉。二、文言文阅读(共24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5、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

6、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B.除臣洗马除:革除C.则刘病日笃笃:病重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到了7.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4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8.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三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

7、,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D.在第三段中,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二)课外文

8、言文阅读(6分)偃虹堤记(宋)欧阳修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