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

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

ID:16525055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14

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发表时间:2011-03-25作者:田东县纪委红色资源调研组点击率:112关于挖掘整合田东县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田东县纪委红色资源调研组2010年8月20日   根据市纪委关于开展2010年重大调研课题的指示精神及安排,由县纪委牵头,以县社科联、旅游局、文体局以及县委党史办、纪念馆等单位有关成员组成调研组,负责开展田东县红色资源调研课题。从2010年7月中旬开始至8月18日,调研组先后实地考察了思林、林逢、祥周、平马、印茶、朔良等镇的部分村屯,通过召开座谈会、访问当事人和红军后人、

2、当地村民、知情人士等方式了解情况,还走访县内部分从事党史、县志的老同志,广泛征集材料,听取意见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田东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根据地”、“革命圣地”是当之无愧的。在那个苦难深重的年代,我们有那么多父兄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有那么多乡亲为革命舍小家为大家,有那么多村庄曾被夷为平地却义无反顾地举起红旗。他们成就了天地伟业,是真正的英雄。   田东是我国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邓小平领导著名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打响百色起义第一枪的地方。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可以说,田东从1926年到1949年,一直是右

3、江革命活动的中心,为全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用区党史研究室一位领导的话说:广西的革命史离不开百色,百色的革命史离不开田东。田东县红色资源历史背景综述   田东之所以成为右江地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她的成长大致可分为三个历程。   (一)当地进步青年接受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使革命开始萌芽二十世纪20年代初叶,恩隆县(今)到外地求学的人不少,主要代表有:在南宁省立三师读书的赵秉寿、韦如山,在百色省立五中读书的滕德甫、刘伟谋、滕静夫、滕煊甫、黄绍谦等,以及当地一批思想进步的青年,如思林县(今属)的阮殿煊、奉议

4、县仑圩村(今属)的陆炳堂等,这些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当地进步人士,努力探索挽救人民于水火的新道路,在学校和社会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熏陶。他们通过不同途径,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后,在全县各乡村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以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为己任,努力提高本县人民革命觉悟。   在这一大批的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的积极组织和带动下,恩隆的农民运动初具规模。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田东县基本形成了以仑圩、林凤(今林逢)、那恒、思林、百谷、巴麻等几个中心据点,这些中心据点直接辐射和影响着周边乡村的农民革命运动,在全县各地燃起了轰轰烈烈的革

5、命运动烈火。在大革命时期,全县先后有3万多人参加农民运动,有1万多人参加农军、赤卫队。然而这些革命据点在当时白色恐怖时期,特别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饱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报复和镇压,反动当局对林凤(今林逢村)、仑圩、巴麻、那恒、思林的坛乐、那料等村屯进行多次的烧、杀、掳、抢,被烧房屋和被掳财产不计其数。如1928年1月1日,思林县警团倾巢而出“围剿”总指挥黄永达的家乡达隆屯,一个50户的村屯,一次就被烧去房屋43间,烧死耕牛12头,财产被掳光,惨遭杀害6人。但英勇顽强的根据地人民从不屈服,以更顽强的斗志坚持革命。 

6、  (二)党派来的革命者的宣传活动使当地的革命运动更趋于成熟和壮大   1926年1月,祖籍广州的余少杰受党的委派,通过党组织关系,被委任中国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组织部秘书。   1926年4月末,周恩来根据广西党组织的建议,趁范石生部队接受国民党中央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驻扎平马一带整补急于重新组建之机,指示当时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科长的王德三(云南人,又名王懋庭),派云南籍共产党员王西平等以及已在广西工作的余少杰共8人,到范军军部任职,余少杰被任命为政治部秘书。范石生在右江立足未稳,有这样一些年青军官来辅佐,如雪

7、中送炭。余少杰不仅受过军事教育、训练以及战争的考验和锻炼,而且聪颖能干,会说右江沿岸流通的粤桂白话,群众关系好,受范石生的信任和器重。大小事情,范石生常授权余少杰出面处理。   8月,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黄日葵(公开身份是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副主任)布置余少杰在右江建立和发展党组织,领导右江地区的革命运动。余少杰为了完成党交付的重任,加紧对范石生进行说服工作,以争取他对革命运动的支持。   不久,黄日葵又派共产党员、中山大学毕业生、共青团南宁地委书记严敏到平马和余少杰一起工作,两人一文一武,共同合作,以恩隆为基地,

8、不时到各县检查指导工作。不久,上级党组织又先后派恩隆县农运特派员陈守和(东兰人)、韦如山(恩隆人)、农讲所所长韦义光、奉议县仑圩人时任田南道办事处主任陆炳堂(今属祥周镇仑圩村,曾在省农民部工作)到恩隆工作。党组织派来的干部有着共同特点:(1)党性强。他们入党早,受教育时间长,在斗争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党性锻炼;(2)马列主义理论水平高。树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