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

ID:16528344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2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_第1页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_第2页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岛市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材料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学习目标】★理解太阳辐射及其能量转换是发生在大气里的各种现象和过程的根本原因;★能通过读图来分析掌握大气的热力过程并能解释相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学习内容】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⑴表现①平流层中吸收波长较短的;②对流层中吸收波长较长的;③吸收很少,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⑵特点:具有性2、反射作用:⑴参与大气成分:⑵特点:3、散射作用:⑴参与的大气成分:⑵

2、方向:⑶特点: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因纬度又有差异①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被大气削弱得;②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被大气削弱得;二、大气的保温效应1、地面辐射①形成:②性质:辐射③意义: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2、大气辐射①形成:②性质:辐射③意义:大气辐射会使地面增温3、大气的保温效应:①地球大气对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第3页共3页青岛市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材料②对流层大气能吸收大部分,把的大部分热量截留

3、在大气中,并通过又将热量归还给地面。4、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三、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1、纬度因素2、下垫面3、其他因素:因素的影响最大【课堂练习】读下图,完成1~3题。大气地面太阳afbd宇宙空间gce1、在图中箭头所示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箭头aB.箭头bC.箭头cD.前头d2、表示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的是()A.箭头a表示的辐射B.箭头b表示的辐射C.箭头c表示的辐射D.前头d表示的辐射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①箭头f可能增强②箭头e可能增强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a可能增强A.①②④B.②

4、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B.晴天的夜晚比多云的夜晚气温低C.日出前的黎明天空已明亮D.明朗的白天比多云的白天气温高5、陆地A昼夜C昼夜海洋B昼夜陆地昼夜D海洋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第3页共3页青岛市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材料热量④大气吸收②③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吸收地面增温①CO2.水汽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6、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5、()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7、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太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⑤⑥8、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A.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降温9、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并不出现在赤道,而

6、是出现在北纬20゜~30゜的沙漠地区,对其形成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道上空比20゜~30゜的沙漠上空大气臭氧含量少B.赤道附近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海陆的热容量不同,赤道地区海洋面积广阔D.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这里的太阳辐射强度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