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ID:16530101

大小:126.7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1页
【历史】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2页
【历史】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3页
【历史】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4页
【历史】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第一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50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夏朝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尘,禹杀而戮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墨子

2、·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4.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广建诸侯藩国B.区分血缘亲疏C.保证法律执行D.巩固分封秩序5.《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说明了我国古代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庶子继承制C.子女轮流继承制D.世袭继承制6.《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

3、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地域联系7.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中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含义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8.秦始皇时期,在广东设置了南海郡,南海郡守的产生方式是10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9.《汉书》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九

4、卿10.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人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大皇帝身边得到重用。这种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11.“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察举制B.推恩令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2.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沿用秦朝的制度是:A.刺史制、封国制B.三省制、封国制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D.一省制、刺史制13.唐朝的“三省”与宋朝的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其设置的共同作用是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避免了君主专断

5、和决策失误C.相权分散,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1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5.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明太祖16.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6、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D.防止人民反抗1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1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10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7、.君主的权力在不断加强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9.我国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A.国家统一安定的需要B.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A.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在内阁而于军机处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C.调选翰林院学士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D.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21.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

8、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D.加强了专制皇权22.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A.①②③④B.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