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ID:16532709

大小:639.7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2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1页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2页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3页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4页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学年期末考试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图示时期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时段人口不断增多B.处于③时间点时人口最少C.②~⑤时段人口不断增多D.③~④时段人口增长快于④~⑤时段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东南沿海D.东北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

2、表回答下列各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14—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9亿3.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A.约15~16亿B.15.1或16.6亿C.约8~9亿D.约14~15亿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5.下列工业部门与主导区位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A.普通服装制造——劳动力B.水果罐头加工——消费市场C.家具制造

3、业——原料产地D.照相机装配——技术力量6.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A.汽车厂——化纤厂B.钢铁厂——印染厂C.印染厂——织布厂D.自行车厂——电视机厂7.根据下图提示,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8.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单产低,商品率低④农场经营⑤科技水平低10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⑤9.荷兰郁金香种植业外销鲜花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水路运输

4、10.图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4种方案,最合理的是11.珠海的“小米”手机性价比很高。“小米”八百五十个部件均在全球各地采购。南京“英华达”是小米手机目前最主要的代工企业,在这家工厂的流水线上,仅组装手机一道流程上就需要91名员工,工厂员工总数超过1.2万,据此判断。A.该代工厂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B.在全球各地采购是为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C.珠海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D.八百五十个部件在该厂组装形成集聚效应读印尼赤道南北橡胶产区落叶期、高产期和雨季的季节分布统计表,回答以下问题。12.影响印尼橡胶高产期在赤道南北分布时间不一的原因可能是A

5、.风带气压带南北移动B.赤道以南陆地面积比赤道以北少C.赤道以北陆地面积比海洋大D.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13.橡胶主产区北扩大到22度,其原因是利用改造了以下哪个要素A.热量B.水分C.地形D.品种、耕作技术读我国某地区降水量(单位:毫米)和最近建成的某高速铁路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14.该高速铁路向西北可通往A、拉萨B、乌鲁木齐C、兰州D、银川15.图示高铁的西北段沿线设有独特的防护设施,推测其用途是A、防低温B、防洪水C、防动物D、防大风16.图示高铁的东南段有明显弯曲,影响因素是A、地形B、城市C、降水D、河流全球变暖已经成为

6、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7.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18.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右图示意1980~1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题。19.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

7、例B.年龄结构C.教育程度D.医疗水平20.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社会负担减轻C.人口分布不均D.劳动力渐不足21.下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变化统计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关于四地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迁出多于迁入B.乙地迁入

8、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C.丙地人口迁入多于迁出D.丁地迁出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23.关于四地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就业机会最多B.乙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丙地就业机会最少D.丁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完成下列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