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

浅析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

ID:16535095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2

浅析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_第1页
浅析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_第2页
浅析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从文化与传播的相互作用原理说起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刘艳君08401086摘要:近年,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受到全球观众的青睐。本文将以《功夫熊猫》和《2012》为例,通过运用文化对传播的适应原理、优势扩散原理,分析好莱坞电影为何青睐中国元素;运用传播对文化的文化融合原理、文化增值原理、文化分层原理,分析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如何影响全球文化。从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到拜师学艺的《功夫熊猫》,再到中国工人承担救世重任的《2012》,好莱坞电影有意识地加入中国元素,并使之为传播西

2、方文化而服务。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为好莱坞电影所吸收,其实际是文化对传播的优势扩散原理和适应原理的体现。另一方面,这些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会反过来会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文化,促进文化融合、文化增值和文化分层。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逐渐得到全球人民的认同。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龙柱、石狮子、筷子、青花瓷、豆腐、四人轿、汉服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器物文化,让观众一看就知道场景设置就在中国。“熊猫的鸭子爸爸”的创意设置瞄准了“子承父业建立在严谨的血缘关系之上”在中国传统制度文

3、化中的重要地位。“子承父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各种技艺的传承。中国传统观念文化也在电影中有所体现,包括儒家崇尚“谦虚”的美德和中国功夫“身随心动”的最高境界。《功夫熊猫》中对中国传统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诠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优势扩散的体现。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力量”和“中国制造”越来越受全球人民的关注。在灾难片《2012》中,一名解放军战士用标准的普通话对西藏人民说,“党和国家一定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的”。这一场景让不少观众联想起汶川地震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中发挥的重

4、要作用。片中有一名科学家感叹道,“只有中国能按时完成这些任务”。中国现代文化的优秀部分体现为党发挥先进性领导人民进行建设,个人服从于组织的领导,无私奉献地投入到集体的工作中,这些都是中国现代文化优势扩散的体现。好莱坞电影适时地加入“中国元素”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优势扩散的体现,而且是包含西方文化的好莱坞电影打开东方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适应性需要。《功夫熊猫》和《2012》都包含了个人英雄主义,这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中的“小我”思想是相悖的。但是好莱坞电影通过巧用中国元素,拉近与东方观众文化差距,减少文化维模

5、原理导致的 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排斥,从而缩短适应的时间。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传播会促进文化融合、文化增值和文化分层。灾难片《2012》取材于玛雅文明中的末日预言和基督教的诺亚方舟传说,让东方的观众开始关注这两种和自身文化不相吻合的异时空文化。三种文化在剧烈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而具有较强传播力的文化将会同化异种文化,最终导致文化的融合。《功夫熊猫》中的主角熊猫阿宝以憨厚、贪吃、笨重的形象呈现。有的中国观众认为它可爱,有的中国观众认为它丑化了中国的形象。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因为

6、他们是站在国家立场、政治因素上考虑,所以就丰富了电影形象的含义。这种文化增值的现象在《2012》放映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2012》放映时正值西藏问题敏感时期,不少中国 观众认为以藏民代替中国人民颇有“挑逗”的意味。但是如果抛开政治因素,藏民本来就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影片安排了人类最后的救赎地在西藏的邱明谷,西藏自治区内出现藏民和喇嘛,视乎合情合理。部分非美国的观众则对“美国人主导的救世”感到不满,认为是美国宣示霸主地位的体现。尽管制片人可能没有这些意图,但观众的主观理解使影片实现了文化增值。《2012》刚放映时引起了

7、部分观众不安,他们深信玛雅末日预言是真的。美国最后甚至出动到国家航空总署声明,“目前尚没有科学的预测能证明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而深信玛雅末日预言的观众大多是有宗教信仰的教徒,他们当中有人仍然坚信“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宗教因素决定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有所不同,而传播反过来也会促进原有文化分层。巧用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是文化与传播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优势扩散的体现,也是其向东方市场传播西方文化的适应性需求。它的传播会反过来会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文化,促进文化融合、文化增值和文化分层。以此为

8、鉴,中国电影可以运用西方元素向西方市场传播中国文化,从而走向世界市场。注释: [1]孙志逾《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之旅》《电影评介》2010年01期。[2]高瞻王现忠《对电影《功夫熊猫》东方外衣西方内核的符号学解读》,《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0年02期[3]朱波:《从《2012》看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变化》,《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