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16540704

大小:32.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1页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2页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3页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4页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总分50分)1.《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施行仁政B.礼法并施C.君民共治D.民贵君轻2.“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此语蕴含A.变革进取的精神B.公平公正的理念C.自由平等的思想D.推行刑罚的原则3.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

2、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4.“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5.《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一下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A.道

3、家B.儒家C.墨家D.法家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9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7.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4、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A.文人画B.元杂剧C.京剧D.小说8.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A.重视智慧发展B.关注理性思考C.强调道德素养D.强调等级秩序9.“新的假定必须解释旧的假定所成功地解释的一切事物;必须至少避免旧的假定的一些错误;在可能之处,它应当解释旧的假定不能解释或预言的事物。”下列选项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地心说与日心说B.神创论与进化论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D.量子论与相对论10.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

5、》《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11.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这句话出自于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2.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

6、来惩治奸邪,保护良善的。因此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他的这段话旨在A.强调世俗权力大于教会权力B.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C.宣扬教会权威源于世俗权力D.否认教会和神职人员的权威13.18世纪一位法国思想家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思考问题突出表现在9A.批判神权统治B.提倡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反对君

7、主专制14.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三公”的权力发生变化B.权力逐步集中于君主C.大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皇帝起用近臣担任宰相15.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一变化说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B.中书门下成为

8、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C.宰相失去议定军国大事权力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16.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A.皇帝位高而大权独揽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体现一定的分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