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ID:16543595

大小:56.98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8-22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复习必修1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神权特色)2.初步建立了由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中央:相、卿士——政务地方:侯、伯——方国首领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实行:周武王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3.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4.内容:天子与诸侯的权利和义务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6.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7.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三、宗法制(《西周宗法制与分

2、封制关系示意图》)(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37(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背景)1.春秋:宗法制、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霸战国:各国变法,秦商鞅变法2.前221年,秦朝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二、专制

3、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至高无上的皇权(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①确定皇帝名号。②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皇帝调动军队,以虎符为凭据。(2)皇帝制度的重要特征:①皇位独尊②皇位世袭③皇权至上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1)三公诸卿皇帝(权力中心)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2)职能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辅政)。百官之首。37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上传下达及监察)次于丞相。)③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地位与丞相一样。④

4、诸卿:承相下设诸卿,分掌中央政府职能部门。(3)关系:相互配合,互相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3.郡县制全面推行:(1)春秋战国设郡县,秦始皇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郡守),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令/长),郡守、县令(长)由皇帝直接任命。(2)作用:实现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统一。4.秦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武帝加强中央

5、集权(1)汉高祖: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严重削弱,藩镇割据。3.北宋:加强(1)措施:悉收地方之权①军事:收兵权,加强中央禁军;②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2)评价: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374.元朝:完善

6、并发展(1)措施:行省制度:①中央:中书省(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③行省与中央关系:行省长官由经济军事大权,但长官由朝廷任命,受中央节制。(2)意义: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武帝削弱相权2.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3)唐朝:完善结构、职能

7、及流程皇帝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吏户礼兵刑工(3)三省关系: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监督。(4)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代基本沿袭。①相权一分为三,保证君权独尊。②确立并完善中央机构管理体制。3.宋朝:37分割、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皇权。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行宰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4.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宰相权。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察举制.孝、廉。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隋唐宋元:科举制(1)隋:确立(2)唐宋

8、元:继承完善(3)评价:是封建选官制度的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权于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历代沿用,影响深远。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1.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1)原因:(直接、根本)①废丞相(宰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废除宰相,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得君主专制强化②内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