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

ID:16545329

大小:38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2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1页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2页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3页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4页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质量检测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1.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C.资源状况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3.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一现代社会一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一原始农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C.工

2、业时期一原始社会—农业时期一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一工业时期一现代社会4.目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A.欧洲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亚洲国家B.北美国家城市化进程比拉美国家快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慢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6-7题。6.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7.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

3、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8-9题。8.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①F表示资源获取②F表示产业消费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0.下列城市的服务范围最大、职能种类最多的是()7A.襄阳市B.武汉 C上海D.广州市11.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A.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B.制定人

4、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读下图“六边形服务网络图”判断12题:12.按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排列,图中的排列顺序应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13.右图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读“人口相等的四座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图”,完成15-16题15.有关这四座城市人口自然增

5、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①<③<②<④B.人口自然增长率①>③>②>④C.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④D.人口数量增长最少的是②16.①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其原因可能是:()A.实行计划生育B.医疗卫生事业退步C.鼓励晚婚晚育D.已进入“现代型”的增长模式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18.图中四个阶段表明()A.①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

6、显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C.③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人口状况及流动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下图,回答19-20题。719.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东北地区—水力资源 B.东部地区—气候资源 C.中部地区—矿产资源 D.西部地区—水资源20.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从东北、西部向中部     B.从内陆向东部沿海 C.从资源贫乏区向资源丰富区  D.从非季风区向季风区2005

7、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21-22题。2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基数大C.人口死亡率低D.国外人口迁入22.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之一是()A.实施西部大开发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C.加快农业机械化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23-24题。23.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A.高级住宅区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