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ID:16546722

大小:31.9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_第1页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_第2页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_第3页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_第4页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1.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2.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典礼中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这反映了()A.周天子用最高的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

2、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4.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5.

3、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6.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9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7.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4、所谓“科学”实质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D.“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8.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9.“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

5、况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10.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权力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地方监察11.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

6、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12.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13.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9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

7、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14.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B.防止吏治腐败C.杜绝地方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D.有利于加

8、强中央集权16.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