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ID:16548983

大小:29.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历史】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历史】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历史】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历史】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四川省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雅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下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命题人:景盛彬审题人:骆正学)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机读卡填涂13—2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答案】D【解

2、析】考点:分封制。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作为西周重要政治制度,其主要意义在于巩固统治。B、C与分封制的内容明显不相符合,周初分封的对象不仅有同姓王族,还有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这些受封的诸侯控制着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A是周初实行分封制后,诸侯与周王关系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诸侯国的义务,是“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具体化,它不是分封制的目的,排除;分封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自己的统治,故选D。2、根据中国古代宗法制,能够继承周王王位的人首先是()A、周王最聪明的儿子B、周王最宠爱的儿子C、周王妃子所生的大儿子D、周王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答案】D【解析】考点:宗法制。本题主要

3、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熟练掌握。根据中国古代宗法制,能够继承周王王位的人是周王的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故选D项。干扰项是C周王妃子所生的大儿子,其他妃子所生的儿子年龄再大,即便他是长子,但也不是嫡长子,无王位继承权。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答案】B【解析】考点:郡县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题干材料信息并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题干关键词“秦始皇”可见是秦朝的事。“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

4、有侯王”意思是天下战乱是因为侯王的存在,即分封制。“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意思是又分封诸侯国是给国家树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意思是又分封诸侯国来求国家安宁就很难了。可见秦始皇反对分封制。与分封制对应的是郡县制。故选B项。4、秦朝的中央官制()①最高官职是百官之首的丞相②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③服务于皇帝掌握大权④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答案】A5【解析】考点:秦朝中央官制。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里全国政事,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因此A项正确,故选A.5、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和商鞅变

5、法的相同点是()A.都代表地主阶级B.都废除井田制C.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都实现富国强兵【答案】B【解析】考点:管仲改革是奴隶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并没有在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法家思想成为理论是在战国时期。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考点: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的实行,使鲜卑民族很快适应了汉民族的农耕生活,并促使其向封建制转变。故选A。BCD三项均未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是错误的。7、王安石变法力图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6、A.北宋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B.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的矛盾C.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矛盾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答案】B【解析】考点: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主要的内容就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变法的着眼点就是调节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的矛盾,增加政府的收入,故选B。8、“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推行“置产兴业”政策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答案】C【解析】考点:明

7、治维新。材料非常直观,从材料“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ABD均不会构成干扰。9.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A.“殖产兴业”政策B.废除了旧体制C.实行“文明开化”政策D.进行军事改革【答案】C【解析】考点:明治维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国家要独立、强大,就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