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象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象

ID:16549591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2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象_第1页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象_第2页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象_第3页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象_第4页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美与艺术美许艳云(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2006级2班20061011248)摘要:人对大自然的感情,与生俱来;诗人对大自然的颂歌,永世长存。王维盛唐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真情的绝唱与隽秀的神韵永远闪烁着奇异的艺术光彩。他凭借诗人兼画家的眼光与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美的独特敏感,别具匠心的描绘了缤纷多彩的大自然,农村田园的幽美风光。“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一个鲜明艺术特色,音乐美与禅趣也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特有的艺术特色。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自然美;艺术美王维(701——762),字摩诘,其名和字都取自佛教《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他是

2、盛唐诗坛灿烂星空中一颗耀眼的巨星,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官终尚书有丞相,世称王右丞,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家于蒲(山西永济县),他的母亲博陵崔氏笃信佛教,王维深受她的影响晚年虔诚奉佛。他少年早慧,博学多艺,不仅能诗善画,还精通音律,擅长书法。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他向往开明政治,支持张九龄的政治措施,累官至监察御史,给事中。三十七岁曾出使塞上,四十岁以后由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再加上他早年崇信佛教,于是走上边仕边隐的道路。“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本傅)[1]安史之乱时曾被迫任伪职,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相。

3、一、王维诗作简介王维现存诗歌四百余首。他的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思想内容丰富,题材丰富,形式和风格多姿多彩,有义气豪迈、豪气激昂的游侠诗与边塞诗,抨击讽刺权贵、暴露社会黑暗的政治诗,描写旅游和隐居生活、表现自然美的山水田园诗以及倾诉真挚情怀的送别、赠友、思乡怀人诗。这些诗中都不乏千古传诵的佳作。王维的诗歌创作可以以开元末、天宝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受到蓬勃向上的盛唐时代精神的强烈感染,积极入世,乐观进取,满怀着当时人们普遍具有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关心现实,抨击世态炎凉,对社会黑暗敢于大胆揭露。这些诗洋溢着诗人的正义感和政治热情;后期诗人亦官亦隐,皈依佛门,隐居于终南山下的蓝田辋川别业。《旧

4、唐书.王维传》中说王维“晚年长斋,不衣文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1]这些诗描绘了缤纷多彩的大自然与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意境优美,语言精炼,风格与情调丰富多彩。奠定王维在唐代诗坛上享有盛誉,成为与李白、杜甫差可比肩的一代宗师,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大多写于他生活的后半期约言百首,数量既多,有显示出鲜明独创的艺术风格。在盛唐诗坛的壮丽星空中,放射出其璀璨夺目的光彩。二、王维山水田园诗独特的自然美大自然中的明月星辰、山川原野、幽林空谷、悬崖飞瀑、大海波涛、草虫飞鸟无处不蕴涵着无穷奥妙,散发着其独

5、特的魅力。人对大自然的感情,与生俱来;诗人对大自然的颂歌,永世长存。大自然的山水之美具有某种进化心灵的作用,它能洗涤污浊、息烦静虑,使人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产生忘情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这种山水情怀使诗人们创造出冲淡灵秀的诗境,因为只有甘于寂寞诗人才能有敏锐的感觉和细微的观察,才能以虚灵的胸襟去欣赏和体悟山水,从而向外发现山水之美,向内发现自己的真性情。优美的大自然常常使诗人忘却烦恼所以才有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绝唱。唐代恬淡静雅山水诗的大量出现,与唐代文人士子的政治失意和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当那些仕途坎坷、命运多蹇的文人

6、内心苦闷矛盾时,他们便投身大自然,会心于山林泉石,试图通过悠游山林或隐居山中,来忘却尘世间的忧愁与苦痛,获得了如陶潜所言的羁鸟归林、网鱼入海之乐。当诗人的心灵沉浸在山川景物之中,心与景遇,人的恬淡与景的清幽便达到了微妙的契合。王维晚年隐居于清幽的山水田园之间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忘却了凡尘俗事,陶醉于无边的美景之中。(一)秀丽山川之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描绘出了五彩缤纷、美轮美奂的大自然,写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总体感受,气魄宏大,笔力劲健,意境壮阔,他的潇洒风神、闲逸心境与外界景物完全融为一体。他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高屋建瓴的气势,创造出雄伟奇丽的山

7、水景象;这一类诗气象峥嵘,宛然大笔挥洒出的巨幅山水全景图,显出崇高的美感。如《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忘合,青霭入看无。风野中风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首诗的首联夸张形容终南山的崇高与峰峦连绵,大处落笔,气势逼人,是平地眺望所见。颔联写入山所见奇景道出了人们在登山途中的共同感受,进一步衬托山的深高和奇幻,使人宛若身临其境。清代张谦宜说:“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絸斋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