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ID:16552306

大小:391.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1页
【历史】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2页
【历史】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3页
【历史】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4页
【历史】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2.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3.据史籍记载,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

2、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A.殷商后期实行兄终弟及制B.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C.殷商实行“传长不传贤”D.殷商时期宗法与分封互为表里4.《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海内,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赤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度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

3、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6.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7.右图是当时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

4、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8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D.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8.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A.严谨中国人民反帝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同意销毁大沽炮台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9.2009年,受国人普遍关注的嘉仕德拍卖行所拍兽首,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在一次战争中流失的文物。这一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

5、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1919年,上海某商店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正应筹亡羊补牢,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B.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12.1923年12月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目是:“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那种可以救中国?”结果,回答国民革命的有725票,而其他选项的票数不足30票。这里的“国民革命”是指A、开展工人运动,夺取全国政权B、反帝反军阀,谋求中国统一C、发动工农革命,实行武装割据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

6、3.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814.某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15.诗词是历史信息的反映。如①铁流两万五千里,

7、各路劲旅大会师②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③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④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其中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6.毛泽东有首诗中“钟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天翻地覆”是指A.抗日战争的胜利B.辛亥革命取得成功C.社会主义革命开始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17.“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A.国民革命运动B.辛亥革命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18.中华

8、民国成立以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