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

【化学】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

ID:16552569

大小:138.1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22

【化学】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1页
【化学】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2页
【化学】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3页
【化学】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4页
【化学】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54分)1.(3分)(2015春•夏县校级期末)甲烷分子(CH4)失去一个H+,形成甲基阴离子(CH3﹣),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稳定性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考点: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烷分子(CH4)失去一个H+,形成甲基阴离子(CH3﹣),两微粒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数都是为4,碳原子杂化方式不变,甲烷为正四面体型结构,甲

2、基阴离子为三角锥形结构,碳原子含有孤对电子,键角比甲烷中键角小,不稳定,据此解答.解答:解:A.烷分子(CH4)失去一个H+,形成甲基阴离子(CH3﹣),两微粒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数都是为4,碳原子杂化方式不变,故A错误;B.甲烷为正四面体型结构,甲基阴离子为三角锥形结构,微粒形状发生变化,故B正确;C.甲烷稳定,甲基阴离子带负电荷不稳定,故C正确;D.甲烷为正四面体型结构,甲基阴离子为三角锥形结构,碳原子含有孤对电子,键角比甲烷中键角小,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杂化理论等,难度中等,注意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

3、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232.(3分)(2012•蚌埠一模)氮化铝(AlN)熔融时不导电,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材料,由此推知,它属于(  ) A.离子晶体B.原子晶体C.分子晶体D.无法判断考点: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所有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由信息可知,氮化铝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的材料,熔融时不导电为共价化合物,熔点高、硬度大,为原子晶体的性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信息可知,氮化铝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的材料,熔融时不导电为共价化合物,由原子构成,熔点高、硬度大,为原子晶体的性质,所以氮化铝属于原子晶体;故

4、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的判断,明确不同类型晶体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3分)(2015春•夏县校级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比它的原子少一个电子层 D.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所有分析:A.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B.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可能互为同位素,也可能是核电荷数

5、不同的阳离子、阴离子、原子;C.Pb2+离子电子层与原子电子层相同;D.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一定互为同位素.解答:解:A.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故A错误;23B..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若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也可能是核电荷数不同的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如Ar、K+、S2﹣等,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C.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一定比它的原子少一个电子层,如Pb2+离子电子层与原子电子层相同,故C错误;D.两种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一定互为同位素,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

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微粒结构与性质等,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理解与掌握,注意利用列举法解答.4.(3分)(2013秋•南县期末)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超过18.其中A与C、B与E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A<B<E<D<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B.B与E可以形成EB2型化合物 C.A与E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C<D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

7、律的关系;化学键.所有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应为O元素,B与E为同族元素,则E为S元素,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即为8+16=24,且C、D原子半径最大,应为金属元素,可知C为Na元素,D为Al元素,A与C同主族,且原子半径最小,应为H元素,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解答:23解: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应为O元素,B与E为同族元素,则E为S元素,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即为8

8、+16=24,且C、D原子半径最大,应为金属元素,可知C为Na元素,D为Al元素,A与C同主族,且原子半径最小,应为H元素.A、A为H元素,B为O元素,原子电子层数H<O,故A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