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4

【历史】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4

ID:16555781

大小:9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4_第1页
【历史】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4_第2页
【历史】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4_第3页
【历史】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4_第4页
【历史】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4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历史试卷2013/10/9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题,36分。1.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2.“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提供了保障A.建立四百人会议B.颁布解负令C.设立陪审法庭D.发放观剧津贴

2、3.右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4.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论语》

3、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7.《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68.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是指A.分

4、封制B.宗法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皇位世袭制9.“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A.建立皇帝制度B.废分封,立郡县C.设立三公九卿D.统一货币、度量衡10.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

5、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12.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

6、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二.材料题,共6题,84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们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材料三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

7、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6——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6分)(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根据材料三,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8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

8、停步不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如果总得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