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16559917

大小:62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2

【地理】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地理】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地理】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地理】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地理】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中)读图,完成1~2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综合地形、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

2、区和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3~4题。3.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4.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风力侵蚀作用B.藏绵羊和牦牛——特殊高寒环境的产物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海陆位置影响D.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纬度位置影响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

3、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回答5~6题。5.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属于沿边省区C.重庆直辖市属东部经济地带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6.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应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B.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C.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的退耕还林还草

4、8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界线C.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8.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主要是由于(  )A.水分差异造成B.热量差异造成C.地形差异造成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造成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回答9~11题。9.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人口比重依次减小B

5、.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C.地势逐级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小D.土壤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10.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夜晚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11.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

6、过”描写的即是下图我国某地区的景观的特点。看图完成12~13题12.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表形态B.土壤性质C.地质构造D.风俗习惯13.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和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是(  )A.青稞、小麦、豌豆---格萨尔王B.小麦、玉米、高粱---二人转C.谷子、小麦---秦腔D.水稻、小麦---黄梅戏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据此回答14~16题。814.由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使这里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地理环境过渡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平原向山

7、地高原过渡B.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D.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B.使下游形成“地上河”C.使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从而导致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D.减少河流中有机物含量,从而造成渤海湾中鱼类数量大减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读下左图完成

8、17~18题。17.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18.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上右图)(单位:m)”,回答19~20题。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