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湖南省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ID:16559949

大小:2.14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2

【地理】湖南省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地理】湖南省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地理】湖南省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地理】湖南省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地理】湖南省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湖南省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雅礼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2题。1.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A.西北—东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南—东北走向D.南北走向2.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峰处建一座“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km,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3~4题。3.若此时⑤地为14时,除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A.90°EB.30°wC.150°ED.1

2、30°W4.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A.缩小了1/4B.缩小了3/4C.缩小了1/9D.缩小了8/9下图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它地区为昼,据此回答5~6题10B0°66.5°sA20°W120°WC5.C点此时地方时最晚A.18:40B.22:20C.9:00D.8:406.当天北极圈昼长A.24小时B.最长达22小时40分C.最短10小时40分D.最长达23小时20分下图AB位于晨昏线上,A地地方时为5:30,AB两地的经度差为15°,回答7—8题。7.下列有关A、B的说法正确的是:A.A、B两地位于昏线上B.A、B两地同是

3、看到日落C.B与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从南北半球考虑)D.A与B纬度值大小不同8.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晨昏线再次经过AB两地时,A地的地方时再次为5:30,则A的纬度约为:A.80°NB.30°NC.20°ND.0°下图为某日某条经线上地方时9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N和S分别表示北极点和南极点,P、Q、O、R为经线上的点,P、R两点的纬度数相同,O为该经线上的中点。读图,完成9~10题。9.该日A.NQ段可能全天为夜B.QO段一定昼长夜短C.RO段一定昼短夜长D.RS段可能全天为昼10.若P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切,P点的纬度为X,则R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90°—

4、XB.90°+XC.180°—2XD.180°—X—23°26′下图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右图表示四地旗杆或桅杆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11~12题。1011.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B.北京日出越米越晚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D.地球公转由慢变快12.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图13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之为“蛇曲”。据此回答13~14题。13.造

5、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褶皱起伏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沙堆积1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5.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10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16~17题。16.该

6、地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C.盛行风为东北风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17.图中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大理岩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下图为某区域年平均等温线图,分析回答18~19题18.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约为A.1300~2000米B.1000~1300米C.500~1000米D.200~500米19.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出现逆温的是A.①B.②C.③D.④10某地在10米、1000米、2000米不同的高度,一天中气温变化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20-21题。20.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

7、逆温。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和高度范围为:A.5~8点之间,逆温现象一定在1000米以下B.5~8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1000—2000米之间也有可能发生逆温现象C.13-24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D.5-8点之外的时间段,一定没有逆温现象发生21.导致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B.冷锋控制C.暖低压控制D.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