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物理】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ID:16562922

大小:183.9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22

【物理】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_第1页
【物理】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_第2页
【物理】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_第3页
【物理】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_第4页
【物理】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合肥168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4分)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

2、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答:解:“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在他的背后有急速飘动的白云,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所选的参考系是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选:C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2.(4分)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对其施加水平力,使它沿水平桌面做直线运动,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3、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s~6s时间内物体所受水平力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B.2s~3s时间内物体速率变小C.1.5s末和2.5s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20D.1s末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解答:解:A、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0﹣6s内,加速度的方向改变,所以水平力的方向改变,故A错误.B、2﹣3s内,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C、物体在1﹣3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所以1.5s

4、末和2.5s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故C正确;D、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可知,2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3.(4分)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x(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x=10t﹣t2,自行车为x=6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8s时两车速度相等B.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m/s2C.在t=0至t=16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先增

5、大后减小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汽车和自行车的位移表达式得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自行车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以及自行车追上汽车的时间,根据速度的大小关系判断两车间距离的变化.20解答:解:A、根据x==得,汽车的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0.5m/s2,根据x=vt=6t知,自行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6m/s,根据v=v0+at得,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t=,故A正确,B错误.C、根据得,t=16s,两车在速度相等前,距离逐渐增大

6、,速度相等后,距离逐渐减小,故C正确.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经历的位移x=6×16m=96m,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知道两车在速度相等前,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距离逐渐减小,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4.(4分)甲、乙两队参加拔河比赛,甲队胜,若不计绳子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拔河比赛中两队对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之

7、所以甲获胜,原因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解答:解:A、甲拉乙的力与乙拉甲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C、对甲、乙两队及绳子为一整体进行研究,水平方向的外力就是地面分别对甲、乙两队的摩擦力.整体从静止到运动起来产生了加速度,故受外力不平衡,由此可判断甲队所受摩擦力大于乙队所受摩擦力,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得内容,由此题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在拔河比赛中要挑选一些体重大的同学,以增加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