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ID:16563822

大小:11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于商朝政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从商朝开始出现了公共权力②商朝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和外服制度③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④商王作为王朝元首,对各附属国有绝对控制力A.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②2.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

2、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3. 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

3、城邦国家4.“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A.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B.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C.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D.奠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5.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

4、,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10,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6.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纳入中国国家法定及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5、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科举制度7. 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

6、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9.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10.《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

7、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段史料说明( )A.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B.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10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D.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11.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D.《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2.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政治领袖的特点从原依靠朋友和亲属

8、,转向主要依靠说服人民,形成“新式民主”和“新型政治家”,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                ②克利斯提尼划分“三一区”③陶片放逐法实施                    ④伯利克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