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

【化学】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

ID:16566762

大小:77.7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22

【化学】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1页
【化学】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2页
【化学】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3页
【化学】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4页
【化学】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4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分)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 A.纯净物、混合物B.金属、非金属 C.纯净物、化合物D.含氧酸、无氧酸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分析: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所以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B、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所以金属、非金属是并列关系;C、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D、酸按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无氧酸.解答:解: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所以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A错误;B

2、、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所以金属、非金属是并列关系,故B错误;C、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后者从属于前者,故C正确;D、酸按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无氧酸,二者为并列为关系,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酸、碱、盐,纯净物和混合物,氧化物等考点的理解,难度不大.2.(3分)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分析:A、物质的量是物

3、理量,摩尔是单位.B、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C、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D、碳原子指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本选项未明确.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物理量,摩尔是单位,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21C、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故C错误.D、碳原子指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本选项未明确,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量的定义、作用等基础知识,属容易题,针对此类习题紧扣教材进行分析即可.3.(

4、3分)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A.电泳B.电解C.凝聚D.渗析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分子或离子能透过,据此解题.解答:解: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可以,用渗析可以提纯胶体.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4.(3分)(2014春•武平县校级期末)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是否存在

5、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来分析物质的导电性,若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则不导电.解答:解:A、熔融氢氧化钠真会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电性好,故A不选;B、石墨中的在层与层之间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则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B不选;C、盐酸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导电性好,故C不选;D、固态氯化钾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物质的导电性,明确物质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点微粒是解答的关键.5.(3分)(2012春•鹤岗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B.金属单质在化学反

6、应中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 C.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D.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结合Fe2+、MnO4﹣的性质判断;B.非金属单质也可作还原剂;C.氧化还原反应可发生在同一元素之间;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Fe2+既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MnO4﹣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B.S既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可发生在同一元素之间,如氯气和水的反应,故C错误;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2O3⇌3O2,故D正确.故选D.点

7、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能熟练把握物质的性质,答题时能举出实例,难度不大.6.(3分)(2012春•鹤岗校级期末)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是(  ) A.分别加热B.加澄清石灰水C.加稀盐酸D.加BaCl2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与氯化钙不反应;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成沉淀,与酸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