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ID:16566813

大小:1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历史】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历史】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历史】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历史】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选修)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

2、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2.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3.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

3、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10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中横

4、线上最应出现的是A.汉赋B.唐诗C.宋词D.戏曲6.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7.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A.反对政治变

5、革、出卖国家主权B.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D.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8.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9.“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A

6、.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深刻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10.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在这里产生的“思想”主要是指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1011.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

7、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3.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

8、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