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16570520

大小:24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历史】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历史】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历史】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历史】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津一中2012-2013-1高三年级历史学科二月考试卷Ⅰ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指着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江南出现灌溉工具翻车【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农用工具的改进。诗句出自北宋李处权的《土贵要予赋水轮》题干所选部分描述的是筒车。筒车发明于隋而胜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为

2、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2.“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所描述的生产工具出现于A.西汉B.两宋C.元朝D.明朝【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纺织技术的进步。材料说的是提花机,是出自明代徐光启的《天工开物》。记载的是明代的提花技术。3.“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下列体现材料所反映思想的是①“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②“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③

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的经济思想。从材料“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可知作者主张发展农业,轻视商业。选项中②③④都是体现了这种思想。故选C。①是工商皆本的思想。4.新航路开辟后,早期的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西方资本原始积累②推动世界市场的拓展③传播了机器大生产④为欧洲掠夺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答案】D【解析】考点: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发展到机器大工业,因此③错误;因为没有机器大工业的生

4、产,工厂制度未出现,所以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④错误。故选D。5.《全球通史》说:“14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形势发生了变化”是在A.18世纪晚期B.19世纪前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中期【答案】C【解析】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析题干含义中科学与工厂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科学的重要性增加,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与技术结合更加紧密,故选C。6.右图为天津电报大楼的楼顶建筑,钟

5、表指针的脱落向众人说明曾经红火一时的电报事业离人们远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人们观念的更新C.信息技术的发展D.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答案】C【解析】考点: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报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得出现了更为先进的交流工具,电报也衰落下去。7.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的含义是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C.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D.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考点:根据时间“

6、19世纪上半期”可知,此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因此“成功的为人们提供工业品”,作者也批评了法国工业水平较低,故选D。8.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答案】C【解析】考点:近代的经济政策。厘金只向华商摊派而不涉及外商,自然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也会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抬头,因而ABC说法都是

7、正确的。C项错误,厘金是商业税,并未涉及到农业。9.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当时中国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12.9%20.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品45.4%45.9%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工商业产品数量超过进口产品D.近代工业化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考点:近代经济结构。此题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考点。C项14民族工业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