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语文】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ID:16571141

大小:7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1页
【语文】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2页
【语文】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3页
【语文】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4页
【语文】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名言名句背诵默写(10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壮士一去不复还。3、女也不爽,。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5、环顾望旧乡,。6、,天下归心。7、,池鱼思故渊。8、纵一苇之所如,。9、寄蜉蝣于天地,。10、而,常在于险远。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

2、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又尝诣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中,由是终身蔬

3、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赢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

4、九。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枢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九》,有删改)【注】 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1011、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相钦重       雅:向来B.帝命勒之勒:收藏C.淡然无营营:谋求D.当时荣之荣:认为……是荣耀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3分)(  )①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②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 ③荔乃制碑,奏上 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

5、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⑥荔每言之辄流涕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B.虞荔长大后,博览典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入仕后深得梁武帝和文帝的器重。C.虞荔为人至孝,母亲死后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1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荔随问

6、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6分)兰亭诗王羲之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视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10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15、“仰视碧天际,俯磐渌水滨。”两句与《兰亭集序》中对应的语句是哪两句?(2分)16、诗人在诗中说“寓目理自陈”,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大自然向诗人“陈”了哪些“理”?(4分)四、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8、,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注】 ①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②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17、下列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孔子看来,“己欲立而立人,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