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

【历史】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

ID:16606418

大小:97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3

【历史】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_第1页
【历史】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_第2页
【历史】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_第3页
【历史】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_第4页
【历史】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三校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命题人: 任莉莉  审题人:韩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家们普遍认为商人重利轻仁义,与儒家思想的说教不符合,因

2、此遭到儒家思想家的排除,被排到四民之末,故选D。2.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答案】C【解析】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道法自然,

3、“自然”就是规律的意思。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常”就是规律的意思,所以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3.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答案】A【解析】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本题

4、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1《孝经》三篇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儒家经典也被认为是太神奇,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当然也不是在南朝。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答案】D【解析】考点:程朱理学。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

5、能力。解题时学生一是要注意时间:魏晋时期,一是要理解此人提出“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朋友之信”这些主张属于儒家思想,题干反映了佛儒矛盾。5.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答案】B【解析】考点:宋明理学。“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

6、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ACD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6.在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地势觅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南辕北辙B.大同小异C.水火不容D.大异小同【答案】B【解析】考点:宋明理学。考查学生材料理解和解读能力.解题时首先应注意诗歌的开头结尾“地势无南北”‘‘应知合处同”,这反映朱熹的认识是从大处着眼,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相同的,都是孔孟纲常。7.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

7、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11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答案】A【解析】考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对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可知是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代表人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因为材料强调“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8、”,就表明此时的思想已经是一种新的思想,因此排除A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出现的背景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