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3自主赏析_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3自主赏析_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ID:16626354

大小:302.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8-23

高中语文3自主赏析_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高中语文3自主赏析_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高中语文3自主赏析_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高中语文3自主赏析_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高中语文3自主赏析_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3自主赏析_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①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②初见,两重③心字罗衣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⑤归。【简介】《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原曲多用以咏水仙,故名。调见《花间集》。又名《庭院深深》、《采莲回》、《画屏春》、《雁归后》等。双调,五十八字,平韵。宋柳永演为慢词,双调,九十三字,平韵。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幼子。曾任颖昌府许田镇盐、开封府推官等职

2、。一生仕途失意,晚年家道中落。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其词较之其父,更工于言情。有《小山词》。【注解】①春恨:因春天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惆怅。②小蘋:歌女名。③两重:即两同。④心字罗衣:当时歌妓所穿的一种流行衣衫,衣上有两个篆书心字结成的连环图案,这图案称为“同心”。⑤彩云:比喻小蘋身影。【故事】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词,所怀之人便是词中所写的小蘋。小蘋天真活泼,聪慧颖悟,还带着些少女的稚气和憨态。但不幸的命运终于降临,随着主人家的衰谢,身为歌女酒使的小蘋后来竟流落人间,不知所终。这首词回

3、忆了去年的美好,感叹了如今的孤寂,抒写了对小蘋的相思。那段像梦一样美好日子过去以后,当时欢娱的高楼已经深深锁紧。从昔日长醉中醒来时候,绣帘罗幕也已低低下垂。从前那欢乐的生活,随风飘去了。去年春天的怅惘又蓦然浮上心头。落花前面我孤独地伫立着,霏霏微雨里,燕儿却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记得和小蘋姑娘初次见面时,她穿着绣有两个同心篆字的罗衣,是那么娇羞,那么秀丽。只是弹奏琵琶来诉说对我的相思。当时的明月而今还是高挂天上,它曾映照过小蘋的倩影,她像彩云一样归去了!(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写游子思乡之愁的诗歌。诗歌第一联就紧扣诗题“渡江”,说明作者创作此诗的灵感产生于扬子江。作者长久漂泊在外,现在打算回归家乡,可是,到渡口打听才知道,江水高涨客船不敢轻行,这样的情景,当然让归心似箭的作者心烦意乱,所以说“客愁新”。第二联,作者转过话锋,写到了太阳与青山,但这里绝

6、不只是为了景物描写,上一句说“白日忙于我”,其实是反语,意在说明自己在外奔波忙碌,下句说青山对着自己冷冷发笑。青山笑作者什么?从全诗看,作者之所以离乡背井,也只是为了追逐功名,显然,作者在说青山冷笑他这样做,实则是作者自己在反思。第三联就更直接地说明作者自己在思念家乡了,后一句再直白地说明自己来到京都本希望获得功名,却落得个破裘满风尘的下场。最后一联,进一步写自己在京都的生活境况,说自己并没有结识多少朋友,就像一只沙鸥一样归无定所。全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愁是浓郁而哀伤的,在抒情手法上既有直接表达,又有

7、借用景物衬托,显得比较灵活。【答案】(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2)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1.熟读背诵这些诗词,提高文学素养;2.了解作者的经历,为理解这些诗词的内容做准备;3.解析这些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3.走近作者(1)李贺李贺(789-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族望陇西,为唐宗室之后,家居昌谷,故后世又称他“李昌谷”。李贺自幼家贫,却才华横溢,有“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壮志。不幸的是他

8、生不逢时,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他不能应进士考试,只能做奉礼郎一类的小官。心境凄苦的他任职不到三年便告病还乡,至死都没有摆脱贫困的生活。而且他的生活圈子与人民相距甚远,加之简单的阅历和短暂的生命使他视野狭窄,所以李贺虽憎恨现实却又难以顽强地与现实抗争,更不用说去改变现实了。他的这种悲愤、苦闷、虚无、幻灭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只能寄托于远离现实的幻想世界,因而形成了他怨愤激越、瑰丽凄恻的诗风。从诗歌内容上看,李贺的诗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如《秦宫行》;或抨击宦官弄权,如《吕将军歌》;或影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