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oc

树突状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oc

ID:16627822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3

树突状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1页
树突状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2页
树突状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3页
树突状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树突状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树突状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作者:田蓝天刘连新姜洪池【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由Steinman和Cohn于1973年首次发现,并使用“树突状”来描绘鼠脾内一群黏附细胞的形态特征[1]。DC是识别内外抗原、调节免疫功能的关键因素,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同时还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DC在肝癌治疗方面的基础进展、临床应用现状作扼要综述。  1DC基础研究现状  1.1DC的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及鉴定DC能直接活化CD4+、CD8+T淋巴

2、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是体内惟一能活化初始T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本文所述DC专指与T细胞相关的狭义DC)。体内DC分布广、数量少,为痕量细胞群,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数的0.5%~1.0%,且难以分离和纯化。DC的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一直是临床进行免疫生物治疗需要解决的课题[2]。  1.2DC与肿瘤免疫DC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可杀伤多种新鲜分离或培养的肿瘤细胞。DC的抗原递呈是T、B细胞作用的先决条件,借助DC高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Ⅱ类分子所递呈的肿瘤抗原

3、肽,联合B7-1、B7-2、CD40分子共同作用,充分激活T细胞。初始型T细胞接受DC递呈的抗原后活化并增殖,促进其在肿瘤部位聚集以执行免疫功能。近年,围绕DC建立的旨在增强机体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力的诸多措施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前沿。这类措施均以增强DC对肿瘤抗原的识别、递呈能力为核心。包括:(1)体外用肿瘤抗原多肽,肿瘤细胞蛋白提取物、裂解物,凋亡肿瘤细胞,已致敏DC的分泌物负载DC,可显著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ityTlymphocyte,CTL)、保护性免疫效

4、应,并且已用于治疗荷瘤模型鼠。(2)基因转染:将肿瘤抗原基因导入DC,使DC自身表达肿瘤相关抗原,可延长免疫刺激作用时间,同时有利于抗原进入Ⅰ类抗原递呈途径,诱发CTL反应,该基因工程瘤苗制备方案颇具前景。(3)肿瘤mRNA:研究提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4carcinoma,HCC)mRNA可替代HCC抗原刺激DC,诱发HCC的特异性免疫。目前,借助核酸扩增技术从少量的肿瘤组织中即可获取足量mRNA,再借助差异筛选等技术获取肿瘤中特异性mRNA用于负载、激活DC。(4)细胞融合:肿

5、瘤细胞与DC融合后可使肿瘤抗原表达在融合细胞上,共刺激因子作用后可直接活化初始型T细胞参与抗肿瘤效应。张浩等[3]使用小鼠骨髓DC与H22肝癌细胞体外融合制备的瘤苗,能抵抗H22小鼠肝癌细胞的攻击并诱导较强的CTL活性,能显著促进肿瘤组织中TNF-α、干扰素-γ表达及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2临床研究近况随着DC分离、体外扩增、培养技术的成熟完善,它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防治及移植排斥反应调控等领域的研究蔚然兴起。特别因其在增强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能力的重要作用而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研

6、究重点。近年,国内外开展了众多应用DC治疗HCC的研究。Ladhams等[4]用自体肿瘤细胞负载DC治疗不能切除的HCC取得明显效果。Lee等[5]用破裂的HCC细胞产物负载DC治疗晚期HCC患者,Ⅰ期临床试验效果良好。Chi等[6]发现常规放疗结合瘤内注射过继免疫DC治疗难治性HCC,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Kuang等[7]将甲醛固定的自体HCC细胞负载DC后用于预防术后复发的Ⅱ期随机临床试验,其效果较对照组显著。近年,用AFP基因转染DC制备AFP-DC肿瘤疫苗,成功诱导出AFP特异性CTL,对

7、表达AFP的癌细胞呈现出特异性的杀伤。但正常机体内AFP也有低表达,有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应用AFP负载DC的临床Ⅰ、Ⅱ期HCC治疗试验已于2006年在美国匹兹堡完成,效果良好[8]。最近,一项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A24+限制性T细胞表位诱导针对AFP特异性CTL的试验表明,新证实的AFP抗原表位可作为HCC免疫治疗的高效靶点,为应用DC进行免疫治疗HCC提供了新靶标[9]。另外,HCC患者MAGE-A基因族总的异常表达率高达86%,以MAGE-1、3修饰的基因工程DC在体外诱导出对人HCC细

8、胞株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可作为肿瘤疫苗用于治疗HCC[10]。叶胜龙等[11]以MAGE-1、IL-12、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IL-18等基因修饰DC并体外诱导出较强的对HCC细胞特异性杀伤,提示其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瘤苗在HCC防治中应用。Nakamoto等[12]将自体外周血获得的DC体外扩增后行导管肝动脉栓塞术回输,结果发现DC在瘤周及瘤体内部存在达17d之久,并伴单核及淋巴细胞的浸润,临床并未见任何血清学及自身免疫不良反应的依据,充分证实DC回输方案的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