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ID:16636045

大小:356.2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3

【生物】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生物】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生物】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生物】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生物】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2分)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一亩水稻的产量2、“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这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A、竞争B、捕食C、寄生D、互利共生3、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形),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高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

2、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4、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B.使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C.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5、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D.生态系统的成分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

3、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7、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图中曲线Ⅰ,则(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增长,c点之后呈S型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时期C.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D.c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8、如图所示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

4、量约为t2时8该鱼数量的两倍9、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D.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10、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11、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

5、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12、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8A.①③B.①

6、④C.②③D.②④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1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1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

7、养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16、右图中的实线表示某岛屿上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环境中鹿群的K值始终恒定不变B.c点时鹿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a点时的增长率小于d点时的增长率D.cd段时间内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 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